新華網專稿: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士日前透露,美中兩國將于2月27日和28日在北京舉行防務磋商。一度中斷的中美軍事交流出現轉機。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羅援少將接受新華軍事獨家專訪,深度剖析此次中美防務磋商的背景與前景。
專家簡介
羅援: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少將。
此次恢復防務磋商的背景與動因
我們看到,希拉里此次訪華時在表達自己對中美關系的期望時使用了一個成語:"同舟共濟",而基辛格在形容中美關系時也用了一個詞叫做"生命共同體"。用這兩個詞來形容中美關系表明中美在全球化時代有許多的利益交集點,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在許多問題上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不是以前的"一方的所得就意味著另一方的所失"。
雙方的需求,特別是美國對中國的需求在增強。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綜合國力的增強,美國在處理許多國際安全事務時都離不開中國。
美國將中美關系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奧巴馬和希拉里都曾講過,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目前美國最重要的安全關注點是"一個中心"、"兩個戰場"、"三個危機"和"四個挑戰"。
"一個中心"就是如何解決金融危機問題。
"兩個戰場"是阿富汗戰場和伊拉克戰場。
"三大危機"是巴以安全危機、朝鮮核危機和伊朗核危機。
"四大挑戰"是美國和伊斯蘭世界關系問題、美俄關系問題、美國提出的全球無核化問題和全球氣候與環保問題。
這些都是美國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美國的最大關注點,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中國的幫助。
希拉里訪華之后,中美雙方迅速開啟了軍事交流的大門,這是恰逢其時。
首先,造成這次中美軍事交流中斷的原因是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這嚴重違背了美國承諾的“八一七公報”,中方對此作出了強硬的反應,這個信息已經明確地轉達給對方。從信息傳遞角度來講,目的已經達到:中國的核心戰略利益不容損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不容傷害,在事關國家核心戰略利益的時候沒有回旋余地。
其次,中美雙方都不希望將這場危機升級從而影響中美關系健康平穩發展。
最后,美國剛剛完成政權交接,奧巴馬政府有意愿扭轉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政策,中美關系面臨一個新的起點。
正是如此,中美面臨著關系改善的契機,學術界稱之為"機會之窗"。機會的開啟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果急于求成,可能欲速而不達;如果猶豫不決,可能坐失良機。
所以說,現在正是一個"機會之窗"。
解鈴還須系鈴人
目前,中美關系是在逐步平穩地發展,在三個渠道取得了一些進展。
首先,從戰略層面上建立了國防部副部長級別的戰略磋商。
其次,從工作層面上建立了防務政策和防務安排的對話。
我們還正式開啟了中美國防部直通電話。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些其它的軍事交流渠道,比如軍事院校互訪、高級軍官互訪等。
但是中間也出現了很多波折,中美建交以來軍事交流曾中斷過五次。
1989年美國對我們實施了制裁,中美軍事交流中斷。
1996年李登輝訪問美國。美國之前做出承諾不允許李登輝以臺灣領導人身份訪美,后來違背了承諾,導致中美軍事交流中斷。
1999年中國大使館被炸事件也導致中美軍事交流中斷。
第四次中美軍事交流中斷是由于2001年的撞機事件。
第五次就是因為2008年美國對臺出售武器。
我們看到,對于中美軍事交流的每一次中斷來講,美國都是始作俑者,而中國都是受害者。所以中國是被迫做出了一些強烈的反應。因此,要保持中美關系的健康平穩的發展,美國應該吸取教訓,不要再觸犯中國的核心戰略利益,不要再妨害中國的國家利益。
美國只有進行反省、做出一定的姿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想要保持中美關系健康平穩的發展,美國就應該遵守一個中國政策,恪守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逐漸減少和最終停止對臺軍售。
我們對美國并沒有過分的要求,只是要求對方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履行承諾,盡到所應盡的義務。這樣,中美軍事交流才能順利地發展。
雙方存在新的利益交集點
用哲學的觀點來看,事物都是要螺旋式前進,有了新的契機就要有新的發展。
除了傳統安全,此次中美防務磋商還應該涉及很多非傳統安全領域問題,我們在安全關注上又有了新的交集點,比如海盜問題,保護海上航行安全;保護太空安全等。這些都是雙方比較關注的、有廣泛合作空間的領域。特別是奧巴馬上臺后強調核問題與環境問題,這些都涉及人類的共同利益,中美雙方肯定是有一些合作空間的。
通過此次磋商透視奧巴馬政府的戰略調整
奧巴馬政府正面臨一些困境,更多地需要中國的合作而不是互相對抗。因此,美國利用希拉里訪華的機會釋放了一些意愿,希望能改善中美軍事交流。
軍事關系是政治關系的晴雨表,軍事關系不改善,政治關系也很難得到根本的改善。
這也是奧巴馬政府有別于布什政府的一個特點。
希拉里提出了"智慧外交"的觀點。所謂的"智慧外交"就是通過對話、磋商、合作來解決爭端,而不是奉行單邊主義、保守主義。希拉里結束訪華后馬上就開啟了此次防務磋商,也可以說是滿載而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