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軍演目的
美國對華C形包圍
“亞洲版北約”正形成
從黃海,再到南海,美國航母正耀武揚威地高調參與中國周邊的各種軍演。
倪樂雄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從當前態勢看,美越兩國閃電聯手,更驗證了美國在中國周邊構筑“C形包圍圈”是真實的,而非聳人聽聞,有媒體對此形象地稱“亞洲版北約”正在形成。
他憂慮地表示,在某些人中美關系“日趨成熟”的預期中,其實蘊含著潛在的軍事危機。
倪樂雄指出:“盡管近期中美大規模沖突不會出現,但任何沖突在跨入戰爭前都會有一個明確的假想敵。我還是堅決主張中國要有強大的海軍,在南海保持威懾,才能改變中美軍事不均衡的戰略態勢,鞏固中國海疆。”
對于美方頻頻“亮劍”的目的,倪樂雄形象地指出,中國武俠小說常用類似場面:正式決斗前,各方都會不接觸地來幾個亮相,擺幾個Pose。中美尚處于擺Pose階段。
他解釋說,在中美軍事沖突受到抑制的背景下,從奧巴馬政府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軍演就成為謀利的工具——比如謀取亞太影響力、美國經濟利益、取得謀求中國妥協的籌碼等。
解密幕后
中國觸動美國神經
不滿亞太格局改變
在陶文釗看來,除了“天安”號事件等直接原因外,中美關系的緊張態勢,充分體現了美國試圖改變東亞“力量失衡”的訴求。
陶文釗表示,在奧巴馬政府看來,目前東亞力量失衡,美國希望重啟“東亞平衡”,以期在日趨重要的東亞發揮更大影響力。
從東北亞來說,中韓貿易發展迅猛,中國已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日本此前提出的“東亞共同體”開始甚至未包括美國,這些都讓美國感到不安。最近幾年美國學術界都持“朝鮮半島重新進入中國勢力范圍”的看法,無疑也推動了美國對東亞的重視。
從東南亞來說,1973年越戰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美國對東南亞提不起興趣,長時間忽略了東南亞。相反,中國與東盟經貿一體化合作卻取得了實質突破。在美國看來,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日趨突顯,美國則日益被“邊緣化”。
陶文釗指出,從奧巴馬上臺以來,美國的“戰略天平”一直在向東亞傾斜,奧巴馬甚至還自稱“太平洋總統”。如今,美日韓同盟鞏固、美越軍事合作、美國與東盟強化合作等行為,都表明美國正在推進“重返東亞”戰略。如此一來,美國重返東亞的行動,就不可避免地與中國利益發生“碰撞”,從而也實現了美國對中國“防范、牽制、平衡”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