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莫言獲獎、影視改編紛紛帶火原著———
“2012年,中國文學以前所未有的勢頭襲擊了全球文壇。這次襲擊,因莫言獲獎和眾多名著被紛紛搬上影視而起。中國文學因此被“重新發(fā)現(xiàn)”。但是,在被“重新發(fā)現(xiàn)”的背后,是我們對中國文學有過多么冷漠的忽視。但愿,“重新發(fā)現(xiàn)”是真的發(fā)現(xiàn),而不是轉(zhuǎn)瞬即逝的“時髦”和談資。”
2012年度新浪十大好書昨日在京揭曉。與會評論家認為,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電影《白鹿原》、《一九四二》紛紛上映,帶動了作者對莫言、陳忠實、劉震云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作品的關注,這一切意味著傳統(tǒng)文學的復興還是一時的熱鬧和喧囂?大家認為,與其說復興,不如說“重新發(fā)現(xiàn)”。
評論家雷達認為,過去一年,文壇確實很熱鬧,但是他認為這不意味著文學復興,而是“重新發(fā)現(xiàn)”。“莫言的過去純文學作品賣得不是特別好,現(xiàn)在一夜之間銷售一空。拿到書的讀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中國還有這么好的文學,還有這么有想象力的東西,不只是莫言一個人,很多人買了《白鹿原》看了以后,很驚訝,沒有想到中國還有這樣有深度的小說,比看10部電影還要精彩。中國文學的想象力也不像人們說的那么差,漢語敘事能力也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差。”
李敬澤也強調(diào),讀者、評價在構筑我們文學生態(tài)的重要性,“經(jīng)常會有人來問,你們搞文學的,這二三十年,你們寫出什么偉大的作品?我想我只好要跟他講,第一,我當然認為是有好的、很杰出、很重要的作品;另外我也覺得,有的時候,沒有偉大的讀者,同樣不會有偉大的文學和偉大的小說。”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則指出,“文學面臨大的時代的變化,它能不能復活,可能還是要看未來文化的走向。”
偉大讀者的培養(yǎng),大概又離不開莫言先生在領獎謝詞中提到的文學的“無用之用”,“如果說做一個無用的人,能夠坐下來做點無用的事情,抱著一本書好好讀一讀,我覺得這對我們的民族,對我們的文化,對我們每個生命的存在是頂頂有用的,對傳統(tǒng)文學來說,在這么巨大裂變的時代,在文明轉(zhuǎn)型的時代,能夠多存活一段時間,能夠多留出一段時間,這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