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主持編寫的2007年區域藍皮書《2006~2007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藍皮書指出,預計2007年長三角區域的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13.5%左右,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5萬億元以上,占全國的1/4左右。
2007年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將在2006年的基礎上呈現出發展平穩、調整加快的發展態勢,具體表現在:
(1)經濟發展進入內需與外需的均衡增長階段。2006年雖然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趨緊、要素資源價格過高等不利因素影響,長三角區域仍保持較高增長率。這主要得益于內需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長三角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機制已經基本形成,并進一步尋求內需與外需的均衡增長。
(2)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在市場需求及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下,長三角區域逐漸推進產業的梯度轉移和變換,逐步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產業結構轉變。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進一步轉變,長三角區域將加強產業梯度轉移,大力發展和引進投資科技含量高、污染低、耗能低、效率高的制造業和服務業。
(3)區域發展趨于均衡,經濟發展后勁仍然強勁。長三角區域除了先發地區進一步平穩發展外,原先的后發地區將加速,并且表現出強勁的能量。江蘇省積極推行產業、財政、科技和勞動力的“四項轉移”加快蘇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蘇南地區也在鼓勵企業盡快把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產業轉移到要素相對充足的蘇北地區。五年多來,江蘇省內外共向蘇北產業轉移500萬元以上的項目7947個,項目總投資額2431.4億元,實際引資額982.8億元。如今蘇北已進入了工業化、城市化、經濟國際化的加速發展階段,實現了經濟起飛。并且這種產業和資源要素的梯度轉移也為蘇南地區的新發展拓展了空間。浙江的舟山地區在浙江省推進海洋經濟的政策支持下,最近幾年經濟大幅增長,已成為浙江省及長三角區域的發展熱土,正在成為全國性的造船、港口和物流基地。上海也在積極發展郊區,打造中心城區外的產業和人口轉移的市郊新城區。
因此,長三角區域在投資、消費以及出口三大需求的共同驅動下,經濟仍將平穩增長。預計2007年長三角區域的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13.5%左右,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5萬億元以上,占全國的1/4左右。(海燕/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