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6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0.7%,這已是中國連續第四年實現兩位數字的增長。雖然陸續有行政措施出臺,抑制固定資產的熾熱投資,但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依然高達24%,構成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此外,在貿易順差再創新高的環境下,凈出口對中國去年的實際GDP增長也有著重要的貢獻。而貿易順差所以再創新高,部分與油價下跌使石油進口成本的上升幅度不致太高有關。
標準普爾信用評級預料,2007年中國的實際GDP增長率為9.5%。我們所以預料今年的增長勢頭稍弱,主要是基于資本開支增長可能放緩的考慮。進口增長受影響而放緩,再加上全球對中國產品持續強勁的需求,兩種因素作用下,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會進一步擴大。2007年本土消費雖可能進一步增長,但消費的增長應會繼續滯后于整體經濟增長。最近全球性股價大幅波動,由于這并非源自宏觀基本因素的負面變化,我們相信短期的波動不會對中國經濟構成明顯的影響。
投資開支增長將放緩
資本開支應繼續是中國2007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增長步伐與2006年相比可能較為舒緩。中國的資本開支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此趨勢在今年應會持續。事實上中國政府去年推出一連串行政與稅務措施,也是希望壓抑資本開支的增長。有關的措施包括要求國有企業向政府派息,調高土地開發征費,對投資項目施加更嚴格的環境保護要求,以及對房地產交易開征新稅。三月份的利率上調也是同類措施的體現。
上述措施與之前的措施相比,應更能在抑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過熱增長上取得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一般熱切追求本區的經濟增長,有時候會忽視中央政府嚴控低效投資的要求。最近中央政府徹查上海官員涉嫌挪用公款違規投資事件,可能有助于改變地方政府以本區利益為先的作風。在中國正進行黨高層人事更迭之際,對這類失當行為加以高調追蹤,或能使地方官員更認真執行中央政府對控制投資增長的要求。
貿易順差可能擴大
預料2007年的經常帳順差將繼續支持實際GDP增長。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料會保持穩健,從而繼續推動中國的出口增長,但進口增長則受到投資性貨物需求的放緩以及外國石油的平均售價下降所影響。盡管政府希望看到貿易順差有所縮減,中國今年的貿易順差應該會繼續擴大(預料占GDP的8.5%)。
消費增長較遜色
我們預測2007年中國本土消費的增長會更加迅速。近年就業率改善和薪資水平加速上升都為消費開支的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政府亦承諾會給貧困地區增撥醫療護理、 教育、 社會福利經費。這應有助增加該等服務的使用量。
不過,本土消費增長率將可能受結構性因素影響而落后于GDP增長率。在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并沒有得到十分平均的分配。高收入家庭的得益往往偏高,其支出占總收入之比遠小于低收入家庭。它們的收入越多,支出對收入的比例就相對減少。這意味著中國的個人消費增長將低于整體收入的增長。此外,收入增加雖然給予政府更充裕的資源增加社會福利開支,但中國政府一向恪守審慎的理財原則,所以估計其應會對額外開支加以控制,不致過于偏離平衡預算的目標。因此,國內消費所受到的影響也應該較為溫和。
城市失業率與通脹變化甚微
中國蓬勃的經濟發展不大可能導致城市的失業率明顯下降。預料未來幾年失業率將約為4.5%。近幾年整體就業率穩步上升的趨勢在短期內應會持續。不過,農村的失業和不充分就業情況將仍然嚴重。城市的不斷興旺會繼續吸引農村人口遷往城市。為了收窄城市人口與農民收入的兩極化,政府可能會放寬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遷徙限制。這將意味著城市勞動人口將會繼續壯大。所以,即使就業機會增加,失業率也較難下降。
2007年消費物價通脹率應會維持于2%的低水平,雖然與2006年的1.5%比較已有所上升。低技術勞工的大量供應加上許多產業生產力依然過剩,將繼續限制消費物價的上升。在薪金壓力較小而產能利用率一般的情況下,大部分消費行業都無法大幅調升物價。例外的是最近大幅上升的食品價格。如果今年主要食品生產國的惡劣天氣持續,食品價格將可能帶動消費物價指數出現高于預期的升幅。
央行欠靈活決定貨幣政策的空間
短期內中國最大的挑戰繼續來自貨幣調控層面。由于資本帳和經常帳都可能出現大額順差,中國人民銀行沒有太大的選擇空間,而只得積極介入外匯市場,以遏止人民幣急速的升勢。但這樣做會使本已擁有全球最龐大外匯的中國國庫進一步膨脹。
預料政府將主要通過發行央行票據,抵消政府介入對資金流通性造成的影響。但這種做法的代價是,國內利率或人民幣匯率的上升空間會被扼殺,因為兩種利率的上調都會使央行蒙受損失。雖然中國所面臨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標準普爾預料人民幣在2007年被允許的升幅將約為3.5%。
此處境將會導致央行更加依賴以調整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作為貨幣調控手段。通過厘定銀行存款準備金的利率,央行也間接控制著削弱貨幣供應過剩所牽涉的成本?;谶@個原因,預料2007年中國將調升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經過去年數度調整后, 2007年3月1日的法定準備金率為10%。雖然這個比率比發達市場的一般水平為高,但依然遠低于部分發展中經濟體的歷史高位。
央行通過調高銀行的準備金水平增加了對利息支出的控制,從而得到稍微寬裕的利率調升空間。標準普爾預料中國會于2007年下半年把短期貸款利率由3月初的5.58%調高至5.85%。由于利率調整的空間狹窄,預料政府將繼續以行政手段作為主要的貨幣調控工具。
A股調整并非源自宏觀經濟結構弱點
上海、深圳股市最近出現大幅調整,引發全球股市相應下挫。這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會很大。股市下跌似乎起源于有傳言指政府即將推出冷卻股市的措施。只要股票的拋售不致形成投資者持續性的避險趨勢,市場應會在短期內穩定下來,中國經濟所受的影響也較為短暫而輕微。( 標準普爾信用評級聯席董事 陳錦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