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業協會證實 呼吁紡企理性對待
輸歐紡織品配額按期取消已無懸念,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證實了這一說法。他表示,這是上月我國商務部和歐盟貿易委員會針對貿易問題進行的正式會談中所確定的。
這也意味著自2008年1月1日起,10種輸歐紡織品將不受配額限制。然而業內人士對此并不非常樂觀,紛紛建議紡企理性對待,不可重走盲目跑量老路,而要把握出口節奏,調整出口結構。
取消≠完全自由
此前,歐盟業界曾提請延長對我國紡織品配額的設限要求,我國業界也曾擔心配額不能如期終止。如今,歐盟態度已出,配額將按時取消。業內專家認為,這與貿易自由化原則一致,但配額貿易壁壘被打破并不意味著輸歐紡織品的完全“自由化”,紡織企業不可因此盲目樂觀。
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表示,要兩面看待配額取消:這一方面使中歐紡織品貿易回歸到一體化軌道上,使我國紡織品能夠在歐盟市場上享受一體化的待遇,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企業必須要冷靜、理性對待,絕不能因此頭腦發熱,以致“重演”2005年的混亂局面。
東華大學紡織經濟研究所所長顧慶良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配額放開后,中歐紡織品貿易還會受“16號條款”的規制,該條款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條款,內容是一旦WTO成員認為原產于中國的產品出口對其國內市場產生擾亂,就可提請采取特保措施進行限制。該條款同樣適用于紡織品和服裝,2012年到期。
此外,WTO事務中心首席專家程大為也認為,除了特保條款,其他的貿易保護手段也不容忽視,而且在紡織品貿易中也越來越多地被外國所適用,比如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和保障措施等等。這些措施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單純的配額數量限制大得多。她表示:“一旦這些措施實施,將嚴重打擊進口商信心,迅速將我國產品擠出市場,我國在歐美市場的份額將會遭到嚴重削弱。”
發改委最新的報告曾指出,貿易環境不穩定,技術壁壘增強會增加紡織企業出口風險,其中于2007年6月1日實施的歐盟REACH法規,是迄今為止關于化學品管理最為復雜的法規。據初步測算,REACH法規的實施將使我國出口歐盟產品成本提高5%。更重要的是,REACH法規繁瑣的程序和要求,將直接造成我國產品出口的障礙,甚至會使我國的一些產品退出歐洲市場。
慎重把握出口節奏
面對并不輕松的貿易環境,孫淮濱呼吁紡織企業取消配額后也要慎重把握出口節奏,調整出口結構,“更重要的是轉變出口增長方式,重視科技和品牌的貢獻,要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升級方式的轉變。”
其他的業內專家也指出,政府方面也要積極采取措施,對企業進行引導和管理,規范進出口貿易,企業方面不要一味追求低價跑量,從而“授人以柄”,導致其他貿易保護措施的出現。政府和企業要同心協力,創造健康、自由的貿易秩序和產業秩序,促進我國紡織工業健康發展。
同時,孫淮濱建議,我國雖然是紡織服裝出口大國,在新形勢下,紡織服裝企業也要看到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要意識到紡織企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8.07,0.26,3.33%)在國內市場,企業要積極“布局”國內市場,不要把出口當做唯一途徑。(記者 王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