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此前一直有人認為,奧運會后中國可能面臨著經濟增長放緩、物價居高不下的局面,但現在看來,這種觀點恐怕是憂慮過度了。至少在奧運結束后,通貨膨脹率持續走低存在很大的可能性,政府也有可能會借此時機進行油電價格改革。
物價回落空間增大
“奧運因素對下半年物價影響甚微。物價波動主要是由供需關系和經濟大環境決定的。”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陳中濤告訴記者,“總的來說,下半年物價壓力要比上半年小。”
分析其原因,陳中濤表示:首先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得力。從年初的“雙防”到目前的“一保一控”,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以抑制通貨膨脹為主要任務的政策。
其次,影響價格上漲的新因素在減少。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引起的輸入性通脹已經有所降溫。目前原油價格已從147美元/桶的高位回落到113美元/桶左右。
世界范圍內經濟環境也在變化,包括國際經濟的整體減速和國內經濟增速的平穩回落,從而導致國內市場需求從今年5月以來一直持續回落。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持類似觀點,并給出自己的三點理由:一是去年下半年CPI增幅6.4%,較去年上半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這一偏高的基數,將為下半年的同比增幅降低提供空間;二是2008年上半年,農業形勢總體良好,夏收作物喜獲豐收,夏糧產量達到12041萬噸,同比增長2.65%,保證了糧食的充足供應;三是隨著出口的放緩,部分產品轉而面向國內供應,使得供求狀況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一些產品將有可能面臨供過于求的現狀。
調控仍舊不能放松
“我們認為下半年的物價壓力會小一些,一個最基本的理由就是國家對物價的宏觀調控政策會一如既往。當前物價還存在著反彈的風險,調控政策絕不能放松。”陳中濤說。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的有關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還存在較多推動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因素,特別是來自于供給層面的一些問題依然嚴峻。
首先是食品價格短期內難以顯著回落。當前的食品價格走勢是在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出口、加強價格干預的環境下形成的。在全球性“糧荒”以及國內外糧食存在較大“價差”的背景下,指望我國糧食價格短期內快速回落并不現實。也許肉禽類和油脂價格會有一定的回落,但這樣的回落又可能會被鮮菜、水產品、蛋類及其它糧食制品類價格上漲所抵消。
其次,工業消費品價格加快上漲成為推動CPI上漲的新動力。目前,引起PPI(工業品出廠價格)大幅走高的上游產品價格依然漲勢不減,中下游行業的成本壓力有增無減,由此而來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對CPI推動也會愈演愈烈。
此外,水、電、燃料和服務類價格也存在著大幅上漲的潛在壓力。
國家統計局總工程師鄭京平在一份論述我國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的報告中通過計算表示:今年只要我國GDP的增長率不低于9%,宏觀調控就應以控制通貨膨脹率的目標為主。
但是,物價調控的方法可能會有所轉變。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張永軍對記者表示,這是因為物價形勢出現了新的特點。農產品在中央的一系列鼓勵政策激勵下,供給有了保證,價格趨于穩定;成本推動因素在物價壓力中更為凸顯,工業品和服務價格下半年應該更予以關注。
油電價格改革好時機
隨著CPI的回落,此前被迫擱置的油電價格改革問題再次被推上前臺。
就在最近,國家發改委下屬研究院的專家們紛紛提出要改革當前的資源性產品價格體系。如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就表示,CPI的回落將為中國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資源性產品價格扭曲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是今后中國發展和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也建議,應盡快調整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價格體系,不能靠壓低能源價格控制物價水平。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的專家向記者解釋說,目前,我國水、電、部分燃料和服務價格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調控。該類價格涉及民生,在CPI走高的情況下,去年以來我國政府凍結、延緩了部分產品(服務項目)的調價措施,加強了對此類價格的干預,致使此類價格漲幅平緩,與其上游產品價格(成本)的較大漲幅相比明顯偏低。在目前我國電力、煉油幾乎全行業虧損,一些公共服務部門虧損或薄利運行以及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的情況下,這種狀況是難以為繼的。
“應抓緊時機,進行油電價格機制的改革。”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就時機而言,沒有絕對合適的時候,關鍵看經濟能否承受,而中國目前并未出現像周邊國家那樣兩位數的惡性通脹。(楊燁 方燁 實習生:陳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