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重創全球經濟
在當今“美國經濟打噴嚏,世界經濟就感冒”的經濟格局下,美國經濟一旦陷入衰退,全球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
美國經濟作繭自縛。次貸危機之所以稱之為危機,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可能導致美國這座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減速甚至調頭。2002年以來,美國居民消費就具有顯著的“財富驅動”色彩,即自有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推動美國消費者通過負儲蓄來擴大消費。因此,次級債危機既通過負向財富效應抑制了居民消費,而居民消費占美國GDP的70%,消費的顯著下滑必然會極大地影響到美國經濟。同時,次貸危機改變了市場參與者的風險偏好,市場開始重新評估次級貸款等領域的信用風險,并出現了貸款機構主動或被迫壓縮貸款的現象。信貸之于經濟增長猶如血液之于人體健康,一旦信貸出了問題,那么,將通過消費、投資、凈出口等各種渠道制約美國的經濟增長。
次貸危機波及全球實體經濟。在危機爆發之前的幾年間,通貨膨脹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現象,全球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流動性過剩。當金融危機發生時,市場流動性驟然降低。為應對信貸緊縮,世界許多國家的貨幣當局均采取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和降息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緩解危機,但卻可能進一步助長通貨膨脹。隨著危機的擴大,世界經濟發展速度必然有所減緩,甚至出現局部衰退,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出現“滯脹”的局面。同時,美國貿易進口額將會出現萎縮并波及他國和地區。美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產品進口市場,一旦其經濟陷入困境,必然會降低其進口需求,導致美國進口水平出現明顯下降。這一狀況將引起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的減緩,尤其是那些依靠進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和提高國內就業水平的國家與地區。
全球金融業成為危機的重災區。一方面,在歐、美等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諸多的銀行、投資基金直接或者間接購買了大量由次級抵押貸款衍生出來的證券投資產品,當危機來臨時,巨額損失不可避免,大量的投資銀行、投資基金、金融公司先后倒閉或者被收購。這些金融機構要么倒閉,要么陷入財務危機,必將加大金融市場的系統型風險,抑制其在經濟發展中所應發揮的融通資金、資源配置的基本功能。同時,此次危機也加大了許多新興金融市場的風險。由于這些新興市場多是在借鑒和參考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場起始于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將給這些新興市場帶來巨大的聯動效應,使其金融體系顯得更加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