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廣州市花旗銀行營業部(資料圖片)。2009年1月16日,美國花旗集團發布財報顯示:連續第五個季度巨額虧損。為避免“倒旗”厄運,花旗宣布把集團拆分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公司。花旗公司主營傳統銀行業務,花旗控股公司則經營資產管理和消費者信貸等風險較高業務。 中新社發 劉君鳳 攝
近日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團宣布,將兩家公司旗下的美邦、英國奎爾特和澳大利亞美邦公司合并成為“全球最大券商”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這將意味著以花旗為代表的、金融超市時代的終結,也為金融混業經營潑了一瓢冷水(據1月19日《第一財經日報》)。
作為全球金融集團中的巨無霸,花旗集團近年來一直風光無限,成為推進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引導金融業重組購并的主角。然而,次貸危機的爆發卻使花旗集團遭遇了“滑鐵盧”,去年四季度其虧了83億美元,全年虧損達187億美元,創歷史紀錄。
美國于1999年立法廢除了大蕭條時代的格拉斯斯迪格爾法后,金融混業經營開始大行其道。然而,在經歷了初期的興奮之后,美國監管部門和金融界也更多理性地考慮混業經營的潛在風險。首先,混業經營的風險體現在集團內部的道德風險問題,安然和世界電訊的丑聞便是表現之一,這對監管機制提出了重大挑戰。其次,次貸危機又引發了另一種擔憂,即銀行在大量介入證券化業務之后,能否有效地在信貸與金融工具投資之間劃清界限,是否真正做到防止短期資金流入長期性的金融投資。例如,花旗不僅因為所承銷的業務沒有賣出去而造成巨大虧損,而且鋌而走險通過表外模式直接持有大量結構性金融產品,最終玩火自焚。
同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華爾街五大專業投行的倒掉和改制,曾一度使人燃起對混業經營的希望,如今隨著危機的深入,卻發現金融混業巨頭們有更多的“黑幕”尚未展示出來。事實上,金融機構發展也需要一種平衡,現在花旗經歷“十年一夢”,又回到尚未合并旅行者之前的原點,而摩根士丹利也從專業投行變身為可吸收存款的銀行控股公司,這或許會使我們感慨世事無常。
從各國金融業發展來看,銀行業經歷了混業到分業再到混業的過程,不可否認,混業經營是當前的總體趨勢。筆者認為,混業相對分業有一定比較優勢,但卻不可能寄希望于混業大幅提高金融業效率,混業只是復歸銀行業經營的正常狀態。
回到中國的金融業改革問題,當前促進混業經營已成為各方的共識,除了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之外,其他商業銀行也積極為混業經營做好準備,如工行就在爭取投資銀行牌照。在國內各界對混業經營的熱情普遍高漲的情況下,次級債危機可以說敲響了新的警鐘,也就是必須充分估計到混業經營的風險問題。
面對更加復雜的金融市場結構、金融業務與產品、金融機構格局,金融監管應該做出相應調整,以控制金融業風險和促進穩健經營為目標,避免把混業經營作為“靈丹妙藥”而走向極端。另一方面,國內銀行適應混業經營的原則,不應該只是借機進入證券業或保險業,而是應著眼于擴大資本實力,增強其在商業銀行業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作為金融業的微觀主體,所追求的依然是成為主營業務突出、專業優勢明顯的金融服務機構,而不是無所不包的全能銀行。(楊濤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博士)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財經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