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是急癥, 而造成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周期性、結構性、制度性三大成因是慢性病。尋找新的重大的科技突破,是在“后”全球經濟衰退時代的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的舉措。
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背后有三大深層次的成因。第一是周期性因素,即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在經過快速增長后到科技創新缺乏新動力的間歇性周期因素。第二是結構性因素, 即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結構性失衡。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失衡的最顯著特征是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的過度消費和以新興國家為主體的過度生產模式。制度性原因是此次危機的第三個核心成因。制度性因素主要反映在兩大方面:一是全球貨幣金融體系的失衡。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美元的強勢地位導致國際貨幣制度嚴重失衡。二是各國普遍性的金融監管失誤與錯位。
目前看來,第二輪金融海嘯發生的概率不高。原因是:第一,從中短期來看, 美國政府采取的自羅斯福新政以來罕見的超強有力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開始奏效,傳導和擴大機制的影響在切斷或弱化。
第二, 雖然這次衰退的時間很長, 但它對經濟沖擊的深度并不像1929年大危機那么嚴重。在2007年中期之前的4年半里,世界GDP增長率平均值接近5%,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全球經濟最強盛并且持續最久的繁榮期。從美國來看,雖然目前失業率很高, 但社會尚穩定;美國經濟基礎與創新能力沒有受到根本性沖擊;赤字雖高, 但并非沒有任何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的空間。
第三, 經濟全球化使主要經濟大國利益交織一起, 存在著互相妥協, 互相支持共渡難關的可能性,從最近G20的首腦會議中各國積極合作的態度可見一斑。
然而, 此次危機的發展猶如一個重病人的病情發展, 重病人患了嚴重的慢性病, 又遇上急性病。次貸危機是急癥, 而造成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周期性、結構性、制度性三大成因是慢性病。現在美國不斷地切斷或弱化將次貸危機的傳導和擴大機制。這僅是解決急性病, 解決慢性病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因此,筆者判斷,若不出現新的重大事件,危機的底部在2009年第三季度后期可以基本構成,從第四季度起,會緩慢復蘇。復蘇后, 美國將用五至十年甚至一代人的時間轉向節儉的生活方式,更高的儲蓄率(恢復到15年前的平均數約10%)和企業和金融的去杠桿化,政府努力減輕赤字負擔使其能收支平衡, 這使到將在未來三至五年或更長的一些時間內年均增長不超過2%, 較過去20年來的平均經濟增長水平放緩三分之一。這種趨勢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
本文預測后經濟衰退時期的經濟新格局將可能顯示如下五大特征,第一,國家干預程度強化,新形式的凱恩斯主義復興。第二, 經濟增長速度將大大慢于危機前的平均速度。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將經歷著一場嚴重的通貨膨脹, 并伴隨著滯脹的可能。第三, 國際貿易戰加劇, 新的全球產業體系將在重組調整中產生。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逐漸強化, 尤其南南國家之間的合作和以中國為核心的東南亞之間的新的合作方式的產生。第四,發達國家加快科研投入,尋找新的重大的科技突破和新一輪技術革命,爭取在新的一輪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第五, 美元進一步貶值,弱美元與強大的中國外匯儲備催促著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中扮演新角色。
中國應認真分析后全球經濟衰退時代的特征,要有新的改革開放方略和舉措,以達到內外并修, 標本兼治,把提高國際地位和國內發展結合起來,把擴大內需、調整振興產業、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社會保障結合起來,把拉動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把刺激投資和刺激消費結合起來,把走出當前困境和促進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從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創新型中國的構建。同時,改變中國過度依賴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的格局,循序漸進地有重點地發展“新興大市場”,增強中國經濟發展抗國際風險的能力。(作者:鄭德珵 廣州證券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