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國家電網12日披露,“十二五”期間將逐步建成“三華”特高壓骨干電網,這也將成為我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堅強智能電網”概念的提出,使得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從一開始就與特高壓建設相伴相生。相比較更強調配電網建設的西方智能電網概念,我國智能電網對輸電網的偏重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
各方對于智能電網的解讀和期待有不同的聲音。我們認為,中外國情不能簡單對比,不管是借助建設智能電網之機“補課”輸電線路,還是對配電網的建設和對配電端適當放開的建議,都要基于我們的電網和電力發展現狀。因為目的是相同的——使我們的智能電網能夠達到“鼓勵清潔能源、助力節能減排”的題中應有之意。
概念差異——智能電網概念存爭議
對于智能電網的概念,不僅國內尚未有權威定論,在國外也因國情不同而各有解釋,不過西方國家對概念理解的相似點在于,基本都強調提高配電端的使用效率。
例如,歐盟2005年提出的智能電網概念為“一個實現發配電設施靈活和智能化控制的愿景”;美國2001年提出,智能電網是基于保證電力供應,提升電網的輸配電和使用效率,從而減少拉閘限電而對電網進行升級改造。
據了解,美國提出發展智能電網除了刺激經濟、占據產業制高點之外,還包括升級落后的電網設備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歐洲提出發展智能電網主要是以環保為出發點,強調更高比例地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
我國對智能電網也有“個性”理解。國家電網提出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這意味著,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被納入智能電網建設范疇中。
有專家表示,特高壓線路單純解決輸電問題,在國網提出智能電網概念之前就已經著手建設,因此不宜再納入智能電網建設范疇。
對此,國家電網有關人士表示,特高壓線路建設主要為解決能源大容量、長距離輸送的問題,我國能源分布與負荷中心天然逆向分布決定了建設特高壓線路的必要性,擁有特高壓線路基礎的智能電網更有助于能源的跨區安全輸送。
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強支持智能電網建設應注重配電端。他認為,智能電網是具有多指標自趨優運行能力的1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智能電力系統。這意味著,智能電網建設的主角應該是低壓系統,而不應該是高電壓的大規模電力系統。
在盧強看來,智能電網的主要功能在于優化電力系統、降低電網損耗、降低電網負荷峰谷差,這都要求智能電網要在低壓系統上下功夫。
建設重心差別——輸電端與配電端之爭
目前,國家電網牽頭的智能電網建設偏重輸電端。在電網建設方面,國家電網提出“一特四大”戰略,即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促進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約化開發。而對于配電端的技術升級改造卻缺乏相應規劃。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建設智能電網的目的之一是優化能源結構,將能源消費重心從煤炭等化石能源逐步轉向可再生能源,因此需要增強電網接納清潔能源能力,而清潔能源分布廣泛,集中在配電端,未來配電端的智能化建設需要提高重視力度。
然而,我國地方政府打造大型煤炭基地、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等行為都在很大程度上對原本比較薄弱的輸電線路提出挑戰,而歐洲等國家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電源點都呈現分散分布,直接接入當地配電網。因此,能源分布狀況不同造成了我國可再生能源存在的并網問題與西方國家存在很大差別。
也有人士擔憂,按照目前的技術條件來看,將風電基地的大量風電通過特高壓輸送出去需要靠風火打捆的方式,需要搭配大量火電不說,風火打捆輸送技術和儲能技術都尚不成熟,因此全部指望特高壓輸電線路來輸送可再生能源電量也很難成行。
韓曉平表示,關于智能電網究竟應該重視輸電端還是配電端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國能源建設究竟是朝向集中化、基地式方向還是分散化、分布式方向發展的矛盾。
清華大學電力電子與電機系統研究所教授柴建云表示,國家電網“一特四大”的建設思路一定程度上存在對配電網建設的忽視,盡管特高壓線路建設有其必要性,但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并網一般都是接入110千伏以下電網,目前面臨的難題在于調峰電源的不足,而這恰恰需要加強對配電網的建設力度。
專家普遍認為,只有提高配電網的智能化程度,才能真正讓清潔能源獲得發展空間,優化能源結構,讓廣大電力終端消費者受益。而在配電網的智能化方面,近年來南方電網的探索實踐要更多一些。
南方電網權威人士透露,在配網智能化方面,南方電網重點在深圳、廣州兩地開展了以建立遙測(遠程測量)、遙信(遠程信號)、遙控(遠程控制)為主要技術特征的配網自動化試點工作。還開展了分布式微燃機、光伏、儲能系統的高效接入技術研究與應用。
而對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是南方電網和國家電網都在努力實踐的事情。這也是國家電網在配電端開展的示范試點之一。
體制差異——放開配電端是必然選擇
在盧強看來,智能電網要真正實現對電網負荷的“削峰填谷”,必然要求電價機制進行改革,要有科學的靈活的電價機制。否則,智能電網的建設就達不到預期效果,到頭來只不過是趕時髦。
值得注意的是,提出發展智能電網計劃的西方國家多數都擁有市場化的電力體制,而我國的電力體制依舊帶有很強的計劃色彩。柴建云表示,加大對配電端的放開程度,是我國智能電網成功建成并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
早在2002年,國務院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確定了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實行了電力資產的廠網分開,將原本的發輸配一體化體制改為發電資產與輸配電資產分離,然而,電力體制改革至今并未取得更新進展。
如此一來,公眾所期待的智能電網理想愿景——電動汽車用戶可以隨時將多余的電量賣回給電網公司,很可能會變味。原因是,目前的電力體制下,電網企業是電量的唯一買家,電動汽車用戶從電網買電或賣電的價格都需要行政審批,因此無法實現浮動,用戶也就無利可圖,不具備交易的市場化環境。
柴建云表示,體制問題也是導致智能電網的建設對配電端、供電端不夠重視的根本原因,目前的智能電網建設由電網公司主導,而現行體制下,電網公司沒有動力去鼓勵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對能夠進行可再生能源自產自銷的體系(例如太陽能屋頂發電項目)不感興趣,而這些本應該得到鼓勵。
不少專家表示,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必須重新推進,實現輸配分離,放開配電端。此外,在柴建云看來,我國政府應跳出行業,站在社會宏觀角度對智能電網的性質及宗旨予以定調,立法部門應在法律層面上將電網企業的社會責任予以確定,并改變國資委對于電網企業的考核方式。(邢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