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要以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為重點,推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和“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方式改革試點。努力改善縣鄉財政困難狀況,確保鄉鎮機構和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摘自全國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會議
●七成鄉鎮自管三成委托管理
●自管易生腐敗托管有待完善
海南村財管理大“摸底”
村里的錢怎么管、怎么花?這個熱點問題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日前,海南省紀委、省民政廳、省農業廳聯合組成調研組,歷時半月,對全省村級財務進行大“摸底”。結果表明,全省18個市(縣)200個鄉(鎮)中,實行村財自管的鄉(鎮)有145個,占72.5%;實行村財委托管理的鄉(鎮)有55個,占27.5%。
財務不公開,“海南第一村”衰落
儋州市那大鎮軍屯村曾被譽為“海南第一村”,當年是海南農村的先進典型。然而,自2003年村民選出新一任村委會主任以來,財務一直不公開,也沒依法選出村民代表和村財務監督小組,群眾怨聲載道,這個昔日富甲海南的村莊日漸衰落,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村。
海南省民政廳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處負責人說,村財自管目前仍是海南村財管理的主體,村(組)按照民主理財的原則實行集體資產和賬目自我管理。但在操作過程中,有時因為財務制度執行不嚴、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監督工作不到位,造成審批制度亂支亂用現象嚴重,白條充賬泛濫,為某些村干部挪用公款、貪污腐敗開了方便之門。
村財委托管理,需2/3村民同意
村財屬于村民集體所有性質,村財委托管理就是在村民自愿委托的前提下,將村(組)集體資產和賬目委托具有會計資質的機構管理。這幾年,海南也開始探索村財委托管理。在村財委托管理之前,所有村(組)都要召開村民會議,或以書面形式征求意見,取得2/3村民同意。
從2002年起,澄邁縣開始推行村財鎮管,堅持集體資產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受益權“四不變”,各鎮設村財鎮管服務站,經村民授權委托后管理村組資產和賬目,各村取消會計,改設報賬員。服務站人員和業務歸縣財政部門管理,人員工資和工作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2003年,儋州市也開始探索村賬站審管理。村財站管,幫村民摸清了家底,規范了管理,加大了對村干部的監督,被調研組評價為“一種可行的、有效的過渡性措施”。
村財鎮管,事前、事中監督仍缺位
財務委托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農民群眾監督與會計機構監督相結合、內部自我監督與外部專業監督相結合的雙層監督機制,加大了監督力度。
然而,地方經驗表明,村財委托管理也非十全十美。儋州市發現,村賬站審對村財收支情況起到了一定的事后監督作用,但因缺乏事前和事中監督,監督力度不夠,并不能有效遏制村干部隨意花錢的現象;而村財委托鄉鎮管理,被評價為帶有行政審批的成分,容易演變為強制管理,加上鄉鎮領導對村財具有審批權,主觀性大,容易出現鄉鎮平調、挪用村組集體財產的現象。村財委托管理作為一種適用于內部民主監督不到位時期的管理形式,其方向性和持久性還有待探討。
黑龍江“村官”也要被審計
重點鎖定涉農資金管理、項目建設
本報哈爾濱9月20日電記者汪波報道:黑龍江“村官”將被全部納入審計監督范圍。這是省審計廳在其它幾個縣市開展的“村官”經濟責任審計試點基礎上,于近日作出的決定。
黑龍江省審計部門先后在樺南、肇東等縣市開展了“村官”經濟責任審計的試點工作,重點圍繞涉農政策決策、涉農資金的管理使用、涉農項目建設等,集中人力,加大審計工作力度。樺南縣在開展村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了83個行政村,查出違紀違規問題金額167萬元,為村集體挽回經濟損失74萬元,返還農民亂攤派3.5萬元。在對“村官”的審計中,肇東市還突出了行政村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上級下撥的各類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及效益情況,審計“村官”142人。
黑龍江把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寓于服務新農村建設中,通過檢查地區、部門涉農政策、措施的制定情況,了解和掌握了當地農業、農村、農民的實際,農民群眾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通過檢查涉農資金的分配和撥付情況,也促進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位,促進完善了一些規章制度的落實,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審計機關還通過揭露和查處各種違法違規問題,切實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利益。肇州縣審計局將經濟責任審計與專項資金審計相結合,發現了鄉村在管理和核算過程中存在擠占挪用、違規出借土地資金、經費審批不規范等20個方面的問題,已移交案件線索8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