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調查顯示,我國中學生的視力水平、身體素質、學習動機、情緒興趣等多方面表現,隨著年級增高全都越來越差——
高中生郭雪是在澳大利亞讀的小學,她感覺,國外對于學生的評價體系要寬松一些。不論是家長、老師對學生,還是學生彼此之間,都會全面地看待。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清楚別人的優點和缺點。在這種寬松的評價環境中,學生不會刻意按照某一種標準或模式去發展,而是不斷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
一個可怕的趨勢
“確實是這樣的?!备咧猩╊l頻點頭。她手上拿著的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05年國內五城市未成年人發展聯合調查中學階段青少年發展狀況報告》。這項涉及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汕頭等城市5875名初一到高二中學生的調查有一個重要發現:我國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在諸多方面呈現出一種不容樂觀的趨勢:
視力水平大幅下降——調查顯示,隨著中學生年級的增高,視力良好者的比例從26.2%下降到15.0%,患輕度近視的比例也從42.8%下降到30.5%。與此同時,中度近視和重度近視比例卻分別從22.9%和8.3%上升至36.8%和17.8%。與這一結果互為佐證的是,去年教育部和衛生部的一項聯合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的近視率達34.6%,高中生近視率達70%,近視發病人數位列世界第一,發病率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睡眠時間減少——1994年國家教委發布的《關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意見》明確指出,“保證初中生9小時以上的睡眠,高中生8小時的睡眠”。本次調查顯示,從初一到高二,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從8.1小時下降到7.1小時,均未達到國家規定的健康標準。
體質下降——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中學生患感冒的頻率明顯上升。調查中隨著年級的上升,極少感冒的人數呈明顯下降的趨勢。
身體素質的下降帶來了心理素質的降低和思維能力的鈍化。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學習動機(積極性),創造性思維能力隨年齡的增長一路遞減。與此同時,孩子們的心情也變得越來越差:積極情緒得分從平均3.70分下降到3.40分,消極情緒的平均分則從2.59分提高到2.93分。
《中國新聞周刊》在今年3月份的相關報道中提到,中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問題似乎還不止這些。
調查發現,中學生對各種讀物(如科幻小說、偵探破案、中外名著等)的閱讀興趣都在下降,能吸引他們興趣的只有一種書——言情小說。
隨著年級的增長,參與各種家務勞動的人數比例大都呈逐年下降趨勢。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初一的學生中,尚有53.1%的人能“在父親或母親生病時照顧他們”,而到了高二,自信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37.3%了。
至于其他的課外活動,除了“看電視”這項基本持平外,絕大多數活動的比例都在減少。惟一增加的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想“多睡一會兒覺”。
更令人擔心的是,調查發現,考試作弊行為的影響范圍從初一時的69%增長到高二時的92%。還有校園暴力,影響范圍從40%增長到63%。
兒時夢想被“學習”早早擊碎
造成這一系列變化的,是學校教育。
剛上初一的楊鳳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給她的布娃娃做衣服。在她的抽屜里,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數十個大眼睛的布娃娃,每一個都有好幾件不同款式的衣服——制作之精細,款式之新穎絕對超乎一般人的想像。現在,楊鳳的最大愿望就是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她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理想很可能會在未來考高中、考大學的日子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經歷過中考的賀凌則變得實際了很多。今年高二的他已經戴上了400度的近視眼鏡。文學——這個曾經令他激動不已的夢在這些年里變得漸漸模糊起來。
上小學的時候,賀凌對文學和歷史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興趣。進入初中后,他嘗試著寫了很多尚不能稱之為小說的故事,用電腦打印出來,還裝訂制作了封面,拿到親友中傳閱,煞有介事地過了把作家癮。但現在,賀凌早就沒時間去做這件事了,他已經被功課壓得喘不過氣來。
文理分科的時候,他選擇了理科,因為父親告訴他,理工科學校招生計劃多,好考一些。
“我現在只看一種書,”賀凌無奈地說,“就是武俠小說。因為不用動腦子。”他笑稱自己已經為學習“殫精竭慮”,就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
對大多數像賀凌這樣的年輕人來說,兒時的夢想在尚未踏出中學校門時就早早破碎,變得焦慮和迷茫起來。還有些人,甚至沒來得及有夢想,就被“學習”擊垮了。
“這可能會成為整整一代人的問題。”調查負責人,中科院心理所的鄭鋼博士這樣說。
“與高考無關的課我們根本不開”
甘肅省某縣一中高二的班主任安老師甚至認為,調查的結果還不足以反映他們當地問題的嚴重性。“我們這里的孩子們更苦!我們老師有時候看著心里也難受?!?/p>
安老師班上的學生被要求每天凌晨5點起床?!斑@在整個年級屬于適中水平,最早的班規定是4點。”從早上7:10早自習正式開始,學生們一直學習到晚上9:40晚自習結束?;厝ブ螅话氵€得再看一個小時的書。在這個班里,有一多半是近視眼。
“他們學不到什么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與高考無關的課我們根本不開?!睋怖蠋熃榻B,不要說音樂、體育、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就算是地理、歷史、生物等文化課,由于不參加高考,從初一開始就被全部砍掉了。
安老師還告訴筆者,學生們的心態普遍壓抑,甚至是憂郁?!拔覀冞@個地方經濟落后,對于學生個人來講,缺少多元化的發展道路。除了通過考試上大學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墒牵B一個孩子上學,對我們這里的普通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所以學生們都在拼命地學習?!?/p>
由于個人潛質的差異,不可能人人都成為優秀學生。許多孩子在付出了很大努力后,仍然達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標,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覺得對不住父母。安老師說,他不止一次地發現有學生因為學習上的問題獨自一人偷偷流淚。
是教育還是折磨?
“當我們覺得一件事不對、不好的時候,卻還不得不做。這太折磨人了?!备咧猩┱f。與絕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郭雪的小學是在澳大利亞上的。有了切身的體會和比較,她毫不猶豫地認為,自己現在接受的教育是一種“折磨”。
“我們不是沒有興趣愛好,我們也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那有什么用呢?你去看看現在的中學生,只要稍微做一點兒跟考試無關的事情,別人就會認為是在浪費時間、不務正業——何況,如果學習不好,別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沒用。老師、家長,甚至是同學之間,評價一個人的全部依據就在于他的分數?!惫┱f,“我有個同學語文素質很高,看了很多課外書,但就是語文考試成績老上不去。這讓他非??鄲溃僖膊豢疵牢牧?,一天到晚抱著高考范文研究。你說,像這樣總是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我們怎么可能覺得快樂呢?”
郭雪現在還記得她小學時在國外學習的情景。有一個學期,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是“火山”。她用了整整一個學期的時間,看了很多書和電影,最后寫成了一篇文章,用到了很多課外的知識。“當時還小嘛,也就是做個資料匯編。但是那種學習方法很自由,挺好玩的?!?/p>
郭雪認為,國外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要寬松些。不論是家長、老師對學生,還是學生彼此之間,都會全面地看待。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清楚別人的優點和缺點。在這種寬松的評價環境中,學生不會刻意按照某一種標準或模式去發展,而是不斷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
“拔苗助長”可能導致“共同災難”
無獨有偶,鄭鋼博士也認為,目前我國青少年教育中很多問題的產生都在于,教育方式和教育評價體系過于功利化了,許多東西都要轉化為一種數量的指標。“就拿創造性培養來說吧。很多學生并不是真的有動機或是興趣去創新,他們往往最開始想到的就是,創新獲獎之后會有什么好處,得到哪些實惠。”
鄭鋼使用了社會心理學中的術語“共同災難”來形容當前我國教育中的嚴峻事實。所謂“共同災難”就是說,在一個社會中,如果人們只顧個人的眼前利益,不顧及長遠發展的情況,盲目跟風,最終將不得不一起吞食惡果,這便是社會的“共同災難”。
在鄭鋼看來,如果教育者和家長只想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不去考慮孩子本人的感受和利益,不考慮今天的“拔苗助長”是否真的有利于他們一生的發展,甚至不去考慮他們是否會跑不到終點就提前退出比賽,最后就有可能導致“共同災難”。
他還介紹說,國外早已有研究者指出,這種“適得其反”的教育是不該發生的,一旦發生,必將為之付出慘重的代價。(實習生 杜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