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新網蘭州11月29日電(記者 張道正)“我們在充分肯定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成效的同時,對實施工作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營養餐食譜固化,供餐品種單一的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甘肅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現場會日前在李氏故里隴西縣召開,甘肅省教育廳副廳長蔡建明會上表示。
蔡建明說,據統計,58個縣(市、區)的學校采用牛奶+X(雞蛋、糕點、火腿腸等)加餐模式的學校高達97%,甚至不少有食堂的學校因擔心發生食品安全事件,也采取了蛋奶加餐模式,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必須下大力氣積極解決這個問題,以保障營養餐的“營養”屬性,提高營養餐的供餐質量。
據了解,甘肅省58個連片特困縣(市、區)今年春季學期開始供餐以來,由于甘肅省、市(州)、縣(市、區)政府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協同推進,實施工作進展順利,供餐運行良好,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好評。
蔡建明指出,特別是今年秋季學期以來,營養改善計劃沒有出現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各地政府、教育部門和實施學校領導的辛勤工作和艱苦努力是分不開,這充分說明國家和省上制定出臺的營養改善計劃各項政策得到了貫徹落實。
“對實施工作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營養餐食譜固化,供餐品種單一的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蔡建明直言不諱:“實施好營養改善計劃,關鍵在“營養”二字。實施好營養改善計劃,就是要根據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需要,結合本地區、本民族的傳統飲食習慣,充分利用當地食物資源,合理安排膳食,科學做好營養配餐。”
9月份,甘肅省教育廳印發了《西北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食譜》,要求各縣(市、區)和學校要從實際出發,認真貫徹落實。要參照營養食譜,以學區(學校)為單位,結合學生體質狀況、當地飲食習慣和物產資源,細化供餐內容,做到合理搭配、營養均衡、保證質量。學校要充分征求學生和家長意見,每周更新輪換食譜,調節營養餐供應品種,切實提高供餐質量。
該“食譜”要求,要提前公布一周食譜,完善“周調劑、月平衡”的供餐機制。供餐企業(單位)、托餐家庭(個人)要嚴把食品入口關,健全食品配送、保管、分發登記制度,做好食品儲存工作,指定專人保管。實行課間加餐的學校,在提供牛奶的同時,合理搭配雞蛋等輔助食品,讓學生既吃得營養,也吃得開心。
蔡建明指出,最近,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咸輝到教育廳調研,要求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問題,確保營養餐質量和食品安全;省教育廳也先后多次發出通知,要求切實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工作。所以說,食品安全是實施營養改善計劃“首要的問題”、“重中之重”。
蔡建明要求,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加強督促檢查,從采購、貯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環節上嚴把質量關,確保不發生食品安全事件。要定期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機制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工作。
蔡建明強調,要落實好校長陪餐制。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能否得到最終落實,學校是關鍵。實行校長負責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實行學校負責人陪餐制度。學校負責人輪流陪餐,特別是校長陪餐,陪的不是和孩子們共同進餐的形式,而是飯菜的質量與安全、學生的口味與感受。如果陪餐重“陪”不重“餐”,那這一制度就失去了意義。
此外,蔡建明指出,要落實好食品留樣制。食品留樣,看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做到留樣不走樣,就要細心、注重細節。留的樣品是不是足量,是不是留在密閉專用容器內,是不是留夠了48小時,是不是做了完整記錄,菜名、時間、廚師名是不是留上了,記錄和留樣是不是一致等等。
蔡建明說,這確實不是什么高難度的技術活,而是事關責任心的問題,留在那里的也不只是樣品,而是一份責任。學生吃不出問題則罷,一旦吃出問題,這就是查找原因的依據,也是追究責任的證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