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稅務總局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門針對國內三大家電巨頭增值稅存根聯滯留票的核查行動。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此次核查對象包括: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1月30日期間,有存根聯滯留票的國美(0493,HK)、蘇寧(002024,SZ)、大中所屬461家電器零售企業。
昨日,廣東省國稅局流轉稅管理處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雖然工作進展因為節假日的原因有些延遲,但相關核查工作一直在進行之中。”
調查工作4月份已展開
據悉,稅務總局已下發了名為《關于開展部分大型電器零售企業增值稅存根聯滯留票專項核查的通知》(國稅函〔2008〕279號)的文件。
昨日,稅務總局信息中心人士表示:“相關文件的擬稿日期是3月5日、6日和7日。”
記者獲得的一份該通知顯示,4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已通過內部渠道下發了相關文件,最遲在4月14日,文件已下發到了省一級國稅部門。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上述通知曾在國稅局網站上短暫掛出,但隨后即被撤下,“主要是信息太過敏感。”
對于進行專項核查的動機,國稅總局在通知中這樣表述,“在稅收數據分析工作中發現,國美、蘇寧、大中等大型電器零售企業存在大量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滯留現象,滯留票份數較多且金額較大。”
僅以中等城市河北省邢臺市為例。按照河北省邢臺市國稅局的內部文件顯示,該市國稅系統共有271張沒有按期認證抵扣的增值稅存根聯,其中與國美和蘇寧等企業有關聯的逾期未認證抵扣的發票存根共有251張。
其中涉及的具體企業與增值稅發票數額分別是:邢臺市三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國美電器商城3張,河北國美電器有限公司邢臺新匯源直營商場、北京市大中電器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和河北蘇寧電器連鎖加盟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總計248張。
為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稅務總局決定自2008年4月1日起,對上述企業全面開展存根聯滯留票專項核查。”
原因直指隱瞞銷售收入
增值稅屬于流轉稅的一種,相關稅率為17%和6%。國美、蘇寧等都屬于大型商業企業,增值稅統一按照17%的稅率進行抵扣。
稅法規定,企業當期需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等于其當期銷項稅額減去其當期進項稅額(特殊情況下還需減去其上期留抵稅額)。也就是說,企業認證抵扣的進項稅稅額越多,其當期所需承擔的增值稅稅額就越少。
換言之,進行進項稅認證抵扣,可減輕企業稅負,對企業有利。那么,此次被調查的461家國美、蘇寧、大中門店為何還要滯留“份數較多且金額較大”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而不將其用于進項稅抵扣呢?
對此,貴陽市國家稅務局稅政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通知》,企業要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首先必須由納稅方在收到其銷貨方發票的開票日起90日內到稅務機關進行認證;造成企業超過時間未進行認證的原因很多,例如企業購進的產品屬于固定資產本身就不能進行進項稅抵扣,或者企業因為人為原因將存根聯遺失,抑或企業在購進產品收到發票后又進行了退貨,以及收入未計入銷售賬目的賬外經營等情況。
北京稅務專家分析認為,沒有進行抵扣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賣場方面隱瞞了銷售收入。稅務總局也在文件中特別強調,“利用存根聯滯留票信息,核實電器零售企業未認證抵扣進項稅的原因,檢查是否存在隱瞞銷售收入問題。”
本月底將出調查結果
為此,“稅務總局制定了非常嚴密的核查技術標準和詳細時間表。”北京稅務專家認為,“企業基本上沒有可以逃脫的方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文件中詳細要求,購貨方稅務機關稅源管理部門應逐票查明未申請認證抵扣進項稅的原因,對其納稅申報情況進行全面審核。
該文件要求,2008年4月1日至30日,銷貨方主管稅務機關稅源管理部門根據稅務總局下發的存根聯滯留發票信息,逐票對銷貨方企業的發票開具情況進行核查。
文件還要求,從2008年5月1日開始至31日,購貨方稅務機關稅源管理部門結合銷貨方稅務機關反饋的核查結果,對電器零售企業進行核查,逐票落實未申請認證抵扣進項稅的原因。
2008年6月底,各地將對專項核查工作進行總結,并于6月30日前將總結報告上報稅務總局流轉稅管理司。
最后,文件提出要求,“經核查發現企業有涉嫌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其他發票違法犯罪、抗稅以及其他需要立案查處的違法行為,需移交稽查部門的,報經主管領導審批后,移交稽查部門組織查處。”
在2008年7月10日前,各地國稅局稽查部門對接收到的由稅源管理部門移交的涉嫌偷騙稅的案件,以省為單位,向稅務總局稽查局上報“大型電器零售企業增值稅存根聯滯留票涉案企業接收檢查情況”。
國美蘇寧未正面回應
如果存在這樣的情況,那企業為何不惜多承擔原本可正常抵扣的進項稅稅額,也要進行賬外經營,從而隱瞞銷售收入呢?
貴陽市國家稅務局稅政管理處增值稅管理員楊峻峰告訴記者,以一件售價為117元,增值稅稅率為17%的產品為例,A作為購貨方向其銷貨方B購買該產品,之后又作為銷貨方向其進貨方出售了該產品,假設在B為該產品出具的增值稅發票上列明的進項稅稅額為10元,那么如果A按規定在開票日起3個月內對該產品的進項稅進行了認證,則A在繳納當期增值稅時需為該產品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即是銷項稅17元-進項稅10元=7元。
所謂賬外經營,即銷售行為實際發生,銷貨方也已按照規定向購貨方出具了增值稅發票,但購貨方未將此筆銷售收入計入企業銷售賬目。也就是坊間所說的通過“賬外賬”、“兩本賬”的方式隱瞞銷售收入的行為。同樣以上述情況為例,如果A在向B進貨再向C銷貨的產品流轉過程中,沒有將向C銷貨的這117元計入銷售賬目,那么,A雖然繳納增值稅時無法抵扣稅額為10元的進項稅,但同時也因為其整筆銷售收入都未入賬,而偷騙了整筆增值稅,也就是說連抵扣過后剩下的7元都將違法不予繳納。
記者從稅務部門了解到,各行業企業通過賬外經營偷騙稅的情況并不罕見。除了以此偷騙增值稅外,偷騙企業所得稅、違規占用資金等也是企業違法進行賬外經營的原因。
北京某稅務專家分析認為,類似國美電器等企業存在增值稅存根滯留的問題,說明其存在內部資金被大規模占用的情況。
他解釋說,“國美等企業可能沒有錢在正常的時間內與供貨方結算貨款。因為一旦結算,就會產生稅負的問題。滯留票的產生,很可能是企業將資金抽調到其他領域,導致家電賣場資金緊張。”
另外一個最主要原因還可能是,“家電連鎖企業已將貨物賣出,但為了不繳納相應稅款,便將發票存根聯私自截留,造成貨物尚未賣出的假象,隱瞞銷售收入。”上述稅務專家說。
對于上述疑問,昨日記者分別采訪了國美電器新聞發言人何青陽和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
何陽青表示,不太清楚這個事情,增值稅的問題太專業了,“因為我不主管這方面事情,我需要了解一下情況。”
孫為民也表示:“稅務上的東西我不是很專業,對于財務上的問題不經常過問的。”孫為民說:“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跟供貨企業之間的運作方式,早已是慣例了。目前,還沒有看到稅務總局的核查對企業有什么樣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