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臺賬保證金調整,是否有可能成為紡織業“救市”政策的下一個著力點?
記者獲悉,包括商務部、發改委、工業與信息化部在內的幾部委正在調研2007年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對出口的影響,評估紡織等行業資金鏈受影響的程度。
消息人士稱,評估仍在進行,目前暫未有結論出臺。不過這一政策調整頗具爭議。“僅商務部內部的意見就不太一致”——加工貿易政策的收緊被認為是代表了貿易結構優化這一政策的大方向。
政策下一步指向紡企資金鏈
7月31日,財政部宣布從次日起,部分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退稅率從11%回調到13%。
這一回暖措施被認為是紡織業“救市”的一步。根據此前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上報給商務部的政策建議,紡織服裝的退稅率回調僅被列為建言的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以及資金面適當放松。
這兩條建議被解讀為:呼吁人民幣暫緩升值、銀行信貸能適度放松以及加工貿易的保證金制度能夠適度回調。
該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表示,商會上半年的四次調研發現,對企業沖擊最大的是上半年近6%的人民幣快速升值,其次便是當前資金鏈的緊張。他稱,目前不少企業的結算周期被迫拉長,“30天的延長到60天,原本60天的延長至90天,已經出現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案例了?!?/p>
今年4月,大型棉紡企業山東櫻花紡織集團就因資金無法周轉,負債8.9億,被山東如意集團重組。
廣東紡織協會副秘書長禤志強跟記者說,企業資金面緊張的情況分化嚴重。一家年產值1億元左右的中型紡織企業,如果能從銀行貸款200萬,企業就不用倒閉了。
而記者8月5日獲悉,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公司這類大企業目前仍有超過10個億的銀行貸款額度可供使用。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稱,回暖政策的下一步已經聚焦在資金鏈問題上。不過業內對銀行信貸放松這塊沒有多少指望,“即使果真如傳言會放開一點,估計也難以惠及紡織業”。
來自廣東省一大型國有銀行信貸部門人士的說法應證了汪的觀點。該銀行人士稱,今年年初總行下發的研究報告就提示,包括紡織服裝在內的一些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形勢不妙,提醒各分行要嚴控對這些行業的貸款發放。記者獲悉,部分商業銀行早已調高了紡織服裝行業的風險參數。
保證金猜想
考慮到信貸松動的不易,企業正寄望于現行的加工貿易臺賬保證金能夠下調或者取消。
2007年7月,商務部等發布《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44號文),將紡織紗線、布匹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產品列入限制目錄。要求東部所有涉及企業,在進口加工貿易所需的原料時,需要將相當數額的保證金存入海關指定賬戶,待出口核銷后,方能拿回保證金。
汪前進說,這一政策嚴重影響了相關企業的流動資金。今年第一季度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繳納了18.69億保證金,他估算全年繳納量預計將超過74億元。
記者獲悉,包括商務部、發改委、工業與信息化部在內的幾部委正在調研上述政策對出口的影響,評估紡織等行業資金鏈受影響的程度。
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6月11日、12日就曾為此赴廣東調研,先后考察了廣州、東莞、深圳三地加工貿易企業受影響情況。
消息人士稱,此前工業與信息化部曾下發過一份紡織業“救市”政策的草案,這份草案雖然談到企業資金鏈問題,但是并沒有提及保證金制度調整的詳細方案。
該人士稱,他所獲悉的消息是,要待上述幾部委各自的調研結束后,并形成一個統一的結論,上述保證金制度的調整才有可能提上日程。
從現有的信息來看,保證金制度不會完全取消,“即使調整,也只是繳納的比例下調?!?/p>
根據公式,企業應繳的臺賬保證金=保稅進口料件備案總金額×(限制類商品出口備案金額/加工貿易出口商品備案總金額)×綜合稅率×50%。
不過,是否回調爭議性很大。
加工貿易政策的收緊被認為是代表了貿易結構優化這一政策大方向,2006年開始,政府數次出臺措施收緊加工貿易,因為這一貿易方式不僅天然產生順差,而且其帶來的企業利潤、產品附加值、對上下產業的拉動作用均不及一般貿易。
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評價說,雖然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方向不容爭議,但是調控的時間點有待商榷。他認為,在多因素疊加,整個外貿內外交困之時,這一政策調整應該放緩,甚至可以考慮略微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