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經濟第一次遇到低潮是1990年,而本次低迷期我感覺比上次還要不容樂觀。”談到中國民營企業所面對的形勢,清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在日前和訊網與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召開的“民企突圍”高端論壇上,與會的學者和嘉賓對于當前中國民營企業的現狀和發展進行了激烈而深入的討論。
受創最大 受惠最少
魏杰表示,民企現狀的低迷,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原因。首先是金融危機大大削弱了外部需求。魏杰說:“過去民營經濟很大一塊是靠出口帶動中國經濟的增長,但是去年的這一輪金融危機導致我國出口大幅度下滑,不可能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況。”
魏杰表示:“今年對抗金融危機要啟動內需,啟動內需主要是啟動國家投資。但是整個投資基本投向了民生投資,而民生投資這塊主要是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首先帶動的是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而民營經濟恰恰不在這些產業中占主體地位,所以可以說民企成為了本輪金融危機中受創最大,但是獲得的好處最少的群體。”
同時魏杰指出,壟斷的問題也是目前制約民企發展的重要因素。“國有經濟基本壟斷了上游產業。能源、原材料、交通、電力基本上是國有經濟壟斷了,都是屬于上游產業。而且這一輪比國有經濟壟斷歷史上更厲害。因為這次國有經濟壟斷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通過上市的方式實現了資產的幾十倍的翻番鴉第二個特點是壟斷利潤越來越大。現在央企基本壟斷了上游企業,而現在上游產業的利潤已經遠比幾十年前高很多。”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不可能長期靠政府自身來維持,有些政策是短期的政策,短期政策啟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大民間投資來接盤,以維持可持續增長,現在中國經濟恰恰是到了需要民營企業接棒的時候,但民營企業卻遇到了困難。”魏杰說。
如何實現突圍和轉型
雖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但是中國的很多民營企業已經開始考慮自身突圍。而在此方面自身結構轉型和跨國并購則成了很多企業的選擇路徑。
對于企業自身轉型,三一集團總裁助理宗繼表示,很多中國企業還處在大量密集的制造業、低附加值、同質化,那么能否在研發設計上、品牌建設、服務上有所突破則成了最為關鍵的問題。“同質化是很恐怖的東西,它會帶來低附加值,使大家賺不到錢。在細分市場能否找到差異化和競爭優勢,有些企業并不是很大,比如說老干媽辣醬,它也是民營企業,估計它再過一百年還會在的,因為它的差異化優勢太明顯了。”而對于近來數量逐漸攀升的跨國并購現象,中國技術交易所總經理郭書貴表示,對于民企突圍的路徑選擇來說,跨國并購并不是唯一的選擇。“現在大家都在討論金融危機帶來了歷史性的并購機遇,資產價格在下降,是并購很好的時機。有很多心急者已經下海吃螃蟹了,或者是正在下海,但是我們還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并購IBM、并購悍馬不是唯一的選擇,也不是適應所有企業的選擇,選擇長征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和體力,沒有這樣的體力和條件,再加上堅韌不拔的毅力,顯然長征中會成為先烈。作為民企角度來說也一樣,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具備走出去的擴展國際市場的能力,這樣的情況下,走出國門到敵人后方并購可以考慮,但是并不是唯一的。”
信用共享破解融資難題對于中小企業長期所面臨的融資難題,普華永道事務所中國主管合伙人林怡仲建議,解決中小企業信用不足或不清的情況,銀行業可以考慮建立跨銀行的信用共享信息平臺,這樣比較優質的中小企業可以更有效率的面對更多的銀行,也讓他們更加積極的建立維護自己的信用。同時林怡仲指出,除了銀行以外,其他的融資渠道的發展也可以提供非常大的幫助。“比如開放和鼓勵地方性小額貸款金融機構,其資金來源可以是來自地方政府及民間的資金,也可以鼓勵和銀行對接,從銀行貸款,轉貸當地中小企業,成為銀行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在降低銀行風險的同時,也能發揮他們對當地行業的支持和對有關企業的了解能力。信用擔保公司也是銀行和企業間的重要中介,而且擔保業自身也需要更大的資本規模,以控制風險。”(朱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