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西寧8月26日電(記者呂雪莉)為期11年的“祁連山盆地重點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項目正在展開,此項目將評價中國祁連山地區可燃冰的資源潛力,同時開展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和開發利用試驗,形成資源調查、理論研究、技術研發、開發利用相結合的項目體系。
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是一種新型、綠色、清潔能源,公認的21世紀替代能源之一。據科學家估算,世界上可燃冰總資源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隨著石化類能源的逐漸枯竭,尋找新的替代能源已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課題。
有專家預計,2020-2025年前后,中國將達到能源資源需求高峰期。
中國地質工作者2008年在祁連山凍土區發現了可燃冰。作為世界第三凍土大國,科學家粗略估算,中國遠景可燃冰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
據悉,可燃冰資源調查工作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包括開展祁連山凍土區可燃冰資源評價,南祁連盆地多種能源綜合評價,祁連山木里地區1:5萬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6幅聯測和油氣化探6幅聯測,青海南部凍土區可燃冰資源評價,凍土區可燃冰勘查、鉆探技術研發,凍土區可燃冰開發利用試驗研究、現場實驗測試裝置研發、勘探開發的環境影響研究、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研究。
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的祁連山木里地區雖然發現了可燃冰,但是人們并不清楚這里究竟有多少儲量,因此摸清家底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可燃冰具有重大的環境效應,其勘探與開發也有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開展青藏高原凍土區可燃冰勘探、開發過程中的資源影響評價研究,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也是非常必要的。
“這是確保利用資源的同時,不影響到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有關專家表示。
中國制定了為期11年的計劃,擬分三個階段實施:從2010年起的第一個三年,重點開展靶區優選研究,施工鉆探試驗井,爭取再發現水合物產地處;同時開展勘查技術研發工作;從2013年起,再用三年時間重點開展資源勘查工作,同時開展生產試驗先期研究;在此基礎上,從2016年起,用5年時間繼續開展資源勘查工作,同時開展生產試驗研究。
記者自青海省政府有關部門獲悉,青海省本著總體規劃、科學探索、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將發現可燃冰的木里三露天可燃冰資源勘探研究開發工作分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以勘探與資源評價、試驗場鉆探及試采建設為主,完成資源評價和現場試采基礎建設;第二階段,以實驗開采工程實施、裝備研制及工藝技術后評價為主,在成藏機理與分布規律研究、試開采工程技術與裝備研制等方面取得成果;第三階段,以工業化開采實驗為主,在資源綜合利用方法、配套工程技術等方面取得成果。
據悉,青海省政府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2010年6月簽署了《資源合作戰略框架協議》。根據此協議,由青海省發改委牽頭,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青海省發展投資公司、青海西部礦業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青海煤炭地質局四家單位正積極聯合成立可燃冰研究中心。
中海油以王長利為首的一行15人,于2011年7月6日與青海煤炭地質局進行了工作技術交流,并赴木里三露天進行了現場勘察。
經過雙方討論,決定在今年下半年對三露天進行高精度三維地震勘探,重點了解區內裂隙發育情況以及天然氣水合物的成礦機理。然后在此研究基礎上,施工1-2口試驗井,對可燃冰的綜合勘查技術進行探索。預計今年將投入研究經費6000萬元。
不過權威人士表示,由于雙方尚未達成合作共識,上述情況目前仍處于計劃之中。
一些中國的大型煤炭企業也對可燃冰的研發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并展開有效率的行動。據悉,神華集團正在與有關方面密切協商,如協議達成,神華將參與到可燃冰的勘查與研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