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生態文明的中國覺醒
(一)有兩張地球的老照片,曾經深深刺痛中國人的心。
一張是夜景。從北美大陸到東亞西歐,萬家燈火,流光溢彩。相形之下,中國大陸的燈光寥若晨星,一派農耕社會“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清冷。
一張是白天。中國像一只羽毛稀少的雄雞,佇立在植被茂密的西伯利亞和東南亞之間,吟唱著黃土地渴望綠色的古老歌謠。
30年過去,快速生長的城市燈火,照亮了神州大地。森林覆蓋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不足13%,增長到如今的20%多。發展起來的中國,一天比一天亮起來、靚起來。
然而一片濃云,很快遮蔽了這愉悅的場景。從太空俯瞰地球,中國的身姿變得影影綽綽。2013年著名的“霧霾一月”里,北京上空有25天被灰霾籠罩,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如霧里看花若隱若現,6億人在嚴重污染的空氣中呼吸和生活。
“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飛速發展,增速始終接近或超過兩位數。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就像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崛起的速度和規模在歷史上無與倫比一樣,中國污染問題也突破了既有的先例”……整個世界心情復雜地關注著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一切。
經濟學上有一條著名的曲線,叫做庫茲涅茨曲線。這條倒“U”形曲線講述的,是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無一例外遭遇過的一段困境:經濟越發展,環境污染越嚴重。今天的中國,正攀爬在這條曲線陡峭的上升區間。
挑戰是全方位的。《鄱陽無漁》《瀕死洞庭》《民勤生與死》《艱難的蒙煤外運》《咸潮考驗珠三角》《太湖藍藻再暴發》《錫林郭勒牧區尋路》《大興安嶺的艱難時光》《春天等來的難道只是沙塵暴》……媒體的一個個大字標題,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經受的考驗,刻畫得淋漓盡致。
難道經濟增長,注定要以犧牲幾代人的生活質量作為代價?莫非13億中國人,注定無法穿越眼前這厚厚的“生態墻”?
(二)形勢的確不容樂觀。
這是我們的環境壓力——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37%、沙化土地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受污染的耕地高達上千萬公頃,1.9億人的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
這是我們的資源瓶頸——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57%,2/3的城市缺水,年均缺水量多達536億噸,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
這是我們的消耗排放——到2011年,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保有量超過兩億輛,比1980年增加30倍,尾氣排放總量增加14倍。煤炭消費34.25億噸,占能源消費總量近七成,而且仍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
“中國的環境壓力比任何國家都大,環境資源問題比任何國家都突出,解決起來比任何國家都困難。”這樣的結論,不是來自某個危言聳聽的環保組織,而是來自國務院授權開展的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國的環境質量仍只是“局部有所好轉,總體尚未遏制,形勢仍然嚴峻,壓力繼續加大”。不斷加劇的污染,正成為河山不能承受之重。
上世紀的后40年里,日本對外轉移了60%以上的高污染產業,美國轉移出去的高污染產業占40%左右。發達國家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向世界轉嫁危機,而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有類似的可能。
本世紀最初10年是160年來最熱的10年,全球溫室氣體含量今年5月達到數百萬年來的最高點。盡管人均能耗遠高于我們的歐美國家沒有資格對我們說三道四,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躍居世界首位的中國,內心深處的環境壓力始終揮之不去。發展的權利不容剝奪,但發展的目的,不是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燙。
“美麗中國”的呼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天比一天高漲起來。“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剛剛閉幕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擲地有聲的堅定話語,傳遞了中華民族向污染宣戰的堅強決心。
(三)在互聯網上搜索“美麗中國”一詞,有兩個結果非常醒目。一個引向紀錄片《美麗中國》,它刻畫了承載幾千年中華文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一個引向黨的十八大報告,它展現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
生態文明源于對發展的反思,也是對發展的提升、對工業文明的超越。正是從文明進步的新高度重新審視中國的發展,我們黨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布局。十八大報告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態文明目標,以鮮明的形象、豐富的內涵,訴說著13億中國人的向往,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鏗鏘有力的宣示,表達了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鮮明態度。
不采取有力措施,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發展難以持續,民族復興失去根基,美麗中國更無從談起。
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形成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的新機制,畫出了“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不超過40億噸標準煤”的紅線;
2月,環保部宣布將在重點控制區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力爭7 年內實現PM2.5排放總量顯著下降;
3月,全國人大會議公布的預算案中,中國環境保護預算比去年增加18.8%。這一增幅大大超過了財政支出的整體增幅;
在江蘇,省環保廳首次啟動“約談”機制,就太湖流域水質約談蘇南四地政府相關負責人,如半年內未完成整改,將直接由省紀委和省監察廳處理地方政府責任人;在湖北武漢,湖泊保護今年全面實現“包產到戶”,166個湖泊都有了“一官一民”兩位“湖長”,一旦湖泊出現問題,立即追責;在廣西河池,龍江河鎘污染事件中,3名官員因環境監管失職罪被判刑,10名企業責任人因污染環境犯罪被刑處……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其最終目標是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它意味著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重新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使我們的資源環境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
環境的警鐘日日驚心,生態的保護時不我待。
(四)然而,經濟與生態“雙贏”的道路,遠非想象的那樣平坦。
很多人艷羨加州的陽光、塞舌爾的海灘、芬蘭的原始森林,其實在我們身邊營造同樣的美景,也不算太難:
實踐證明,關掉燃煤電廠,停掉石化工廠,汽車限號運行,工地停止施工,不要半年時間,城市就會天變藍,風變清,環境變好。
再到中東部的一些農村地區去看一看,隨著大量勞動力進城打工,環境休養生息,植被迅速恢復,野豬、野狼上演“王者歸來”,一派山清水秀的田園氣象。
問題是,如果由此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單雙號限行、缺電少氣、就業變難、經濟下滑,我們是否能夠忍受,又能忍受多久?
下面這兩幅場景,或許可以給出問題的答案:
怒江沿岸,大峽谷間,環保主義者大聲疾呼,反對水電梯級開發對生態造成的巨大損害。但令他們失望的是,當地大多數居民竟然都“愚昧”地贊成興修大壩。
在一個經濟落后的海島,參觀者體驗過熱帶雨林的原始風情之后,拍著當地干部的肩膀說:“這樣的美景,一定不要搞旅游開發,要好好保護啊!”干部一臉苦笑地反問:“如果我們都爬到樹上去扮猴子,你們是不是覺得更爽?”
靠“回到從前”來解決今天出現的問題,并非正路。早在上世紀70年代,國際上就有這樣的觀點,在所有的環境污染問題中,沒有比“貧窮污染”更為嚴重的。這一觀點劃清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兩類不同的環境問題。
無論是非洲人口激增帶來的生態災難,還是中國農村曾經綿延千年的毀林開荒,其危害都不亞于工業污染。就中國而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直到現在還有1.28億貧困人口,讓他們脫貧致富,必須靠發展;就人類整體而言,發展,也只有發展,才是走出生態困境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