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圖為德國魯爾區城市波鴻現狀。 經濟日報記者 王志遠攝
德國魯爾區從爆發第一次霧霾危機到現在,過去50多年了。現在的魯爾區藍天碧水,城市結構成功地實現了轉型。
霧霾警報拉響
魯爾區是德國戰后經濟奇跡的發動機。工業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但也使得魯爾區成為德國空氣污染重災區。
據統計,1961年魯爾區共有93座發電廠和82個煉鋼高爐,每年向空氣中排放150萬噸煙灰及400萬噸二氧化硫。也就是這一年,總理候選人維利·勃蘭特提出要治理環境污染,并在大選中承諾還魯爾區一片藍天。雖然他的這一提法甚至遭到本黨人士的嘲笑,但日后的事實證明,勃蘭特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
1962年12月,魯爾區首次遭遇霧霾危機。當時部分地區空氣二氧化硫濃度高達每立方米5000微克。當地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臟疾病和癌癥等發病率明顯上升。據統計,當月死亡人數同比猛增了156人。
1979年1月17日上午,西德意志廣播二臺突然中斷了正在播出的節目,分別用德語、土耳其語、西班牙語、希臘語和南斯拉夫語緊急通知魯爾區西部地區民眾,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嚴重超標,德國歷史上首次霧霾一級警報就此拉響。
6年后的1985年1月18日,上述情景再次在魯爾區上演。不同的是,這次是最為嚴重的霧霾三級警報。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煤煙味,能見度極低,魯爾區多個城市實施車輛禁行措施,并暫停重工業生產。
霧霾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燃煤造成的空氣污染和“逆溫”天氣。為應對霧霾危機,魯爾區所在的北威州州政府于1964年頒布了第一個《霧霾法令》,設定了空氣污染濃度的最高限值。但迫于經濟利益和保障就業的壓力,當時的污染限值設定較為寬松。那時候,最受企業界追捧的“環保措施”是“高煙囪”政策,即把煙囪加高到300米,降低低層大氣中的污染物濃度。此舉雖然有效地降低了魯爾地區空氣污染的數據,但帶來了更為嚴重的后果。半個歐洲為此遭受酸雨之苦,導致農作物減產、魚類死亡,危及飲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