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 (記者葉藝勤)“我不會戴(口罩),我覺得在上海生活沒必要戴口罩,我身體也很好啊。”3日,記者就全民關注的霧霾熱點話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當問及霧霾天是否會戴口罩時,他如是答復。
當天下午,張全與其余6位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們,圍繞“改革、創新、為民”主題與網民展開了交流活動。期間,空氣、環保、霧霾成了網民提問的高頻詞匯。
一位來自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上海發布”的網友問道:中國環保事業一直是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環保部門單打獨斗,這是否是污染履禁不止的原因?
張全接招:“至少是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他表示,嚴格執法、高強度的執法肯定是我們做環保工作的需要,這么多年這個問題確實沒有根本解決。
張全分析說,這個問題解決需要從兩個方面:第一,要有一個非常強的方案,要有一個非常成熟、強度非常大的立法。“正在修訂的《環境法》,我參加了幾次審議,聽到一些情況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為執法提供高強度的依據。”
第二,要有一個重要的法律震懾的理念在里面,把像環境這類履禁不止的違法行為,動用全社會的司法力量進行執法。不單是行政執法,如果違法行為比較嚴重就可以訴訟于刑法,“力度是非常大的”。
他舉例,正在審議的上海市大氣污染的防污辦法修訂里就有這樣的處罰準則,如你今天不改變,明天照樣罰,還有雙倍罰,不但要罰企業,同時還要處罰直接的違法人,甚至有企業幾次不改的可以要求停水、停電的強烈措施。
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執法部門要依法行政、依法執法。同時,要動員全社會的司法力量,加大刑法的處罰力度,這樣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的狀況會得到緩解。
“這幾年關于環境的問題以及空氣的問題特別多,這幾年的熱議確實推動了這項事業的發展。”張全說,“過去一年從國家到地方,特別是針對大氣污染有一系列的系統,這些系統和部署也就決定了空氣有多大程度的改善,所以問題還要倒著來看,我們已經確定了多少,將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