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濰坊市創新建立“大環保”工作格局,有效清除了“帶毒GDP”,為我國各地環保治污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濰坊是山東的經濟強市,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也在山東位居前列,環保壓力巨大。濰坊市委書記杜昌文說,當前僅靠環保局“就環保抓環保”已經難以有效治污,必須創立“大環保”工作格局,用多種倒逼機制改變錯誤的發展觀和政績觀,糾正片面的考核評價體系,抑制下級政府盲目的“增稅沖動”。
一是成立“高規格”環委會,形成“上級”倒逼機制。2013年9月,濰坊市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第一主任,市長任主任,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主要負責人任副主任,各相關部門和縣市區政府一把手為成員的“高規格”的環境保護委員會,對濰坊市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徹底改變以前在環保問題上“牽頭的牽不動,協調的不管用,明面上齊抓共管,實際上推諉扯皮”的局面。
二是梳理污染“負面清單”,形成目標倒逼機制。濰坊市委、市政府經過調研,發現主要影響當地生態環境的“負面清單”里共有8項污染,然后又確定了各級各部門整治這些污染源的具體責任、保障機制和“最后期限”,并用“紅頭文件”下發,讓濰坊各級各部門都明確了在環保工作中應該“干什么、怎么干、何時干完”。
三是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形成問責倒逼機制。杜昌文說,濰坊市對環保工作進展實行每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不定期組織進行現場巡查,編發工作簡報、情況通報和問題直報。對環保行動目標落實情況、執行效果的督查一律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對完不成目標任務或造成重大失誤的地方、部門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并實行“一票否決”。2013年,濰坊市共查辦環境保護案件32起,分兩期通報了7起環境保護方面典型問題,黨紀政紀處分61人。
四是對污染企業嚴格執法,形成法律倒逼機制。濰坊市環保局副局長李建文說,濰坊市近期多次開展了環保執法專項行動,督促企業加強污染治理,依法嚴肅查處各類污染環境惡性案件,并嚴格落實區域限批、約談等制度,建立完善環保準入和市場退出機制,用法律法規倒逼企業治污設施升級改造。2013年,濰坊市共關閉違法違規企業827家、企業生產線528條,一直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