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自人類出現以后,生物與環境、人與自然就緊密聯系在一起。生物是在與環境的對立統一中存在的,而存在決定意識,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環境問題是不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的產物,根本上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
人類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探索歷程
從全球視野看,人類面對的環境問題特別是環境污染問題,主要經歷了“沉痛的代價、寶貴的覺醒、奮起的飛躍”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沉痛的代價。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隨著科學技術、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人類的生產力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傳統工業化在創造無與倫比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大范圍破壞生態環境,大量排放各種污染物,人類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英、美、日等發達國家相繼發生了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等八大公害。
第二階段:寶貴的覺醒。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促使人類環境意識開始覺醒。在環境覺醒歷史進程中,出現過著名的3本書。第一本書是《寂靜的春天》,作者蕾切爾·卡遜是一位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這本書揭露了為追求利潤而濫用農藥的事實,因而也有人把它叫做《沒有鳥鳴的春天》。其代表性語言是,“不解決環境問題,人類將生活在幸福的墳墓之中”。第二本書是《增長的極限》,是1972年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位科學家、教育家和經濟學家會聚在羅馬提出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的代表性觀點是,“沒有環境保護的繁榮是推遲執行的災難”。第三本書是《只有一個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經濟學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學家勒內·杜博斯撰寫的。這本書的主要觀點是,“不進行環境保護,人們將從搖籃直接到墳墓”。
第三階段:奮起的飛躍。經歷了沉痛的代價和寶貴的覺醒之后,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逐步深入,對發展不斷進行深刻反思。以四次世界性環境與發展會議為標志,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變,期間發生了4次歷史性飛躍。
第一次飛躍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世界各國開始共同研究解決環境問題。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確立了人類對環境問題的共同看法和原則。環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澤東主席的話:“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會議開幕日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環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去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同呼吸、共奮斗”。
第二次飛躍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會議第一次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進行認識,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標志著環境保護事業在全世界范圍啟動了歷史性轉變。由我國等發展中國家倡導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成為國際環境與發展合作的基本原則。
第三次飛躍是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會議提出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必須同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相協調。
第四次飛躍是2012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會議發起可持續發展目標討論進程,提出綠色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正式通過《我們憧憬的未來》這一成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