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張芳曼
編者按:今年秋季汛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經過1276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成為北京千家萬戶的生活飲用水。
隨著正式通水時間臨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獲關注。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質難達標、治污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也有一種擔心,認為北方水質偏堿性,北方的自來水管網等如何適應南方偏酸性的水質?如何確保進京水安全穩定、不受污染?近期,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會同水務局等制定了南水北調飲水安全保障方案,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從“水質安全”和“管網適應”兩個方面回應了熱點問題。今天刊發第一篇。
丹江口水庫水質優于密云水庫
局部庫灣氮、磷等指標偏高,但經長途跋涉會自然降解
中線通水后,江水將從丹江口水庫出發,出陶岔渠首閘,沿豫西南一路向北,穿過黃河,繼續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蜿蜒流過1276公里,最終到達中線終點——北京。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難達標、治污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對此,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何鳳慈介紹,“局部庫灣氮、磷等指標偏高,但經過1000多公里長途跋涉,會得到自然降解。”
“丹江口水庫現狀水質總體保持優良。”何鳳慈介紹,中線取水口(陶岔渠首)水質常年保持Ⅰ—Ⅱ類,完全滿足國家對自來水水源水質的要求。
據介紹,丹江口水庫的水質要優于密云水庫水。在地表水國標中基本的29項監測指標中,江水的濁度、硬度、化學需氧量、總磷、硫酸鹽、氯化物、高錳酸鹽等指標都低于密云水庫。其他指標與密云水庫相當。
何鳳慈表示,為保障飲水安全,沿線地方政府加快水污染防治,已經提前實現了治污和生態建設目標。她舉例說,在南水北調東線,原來沿線水污染非常嚴重,2000年36個控制斷面中絕大多數為V類或劣V類,經過10年治污,2012年36個斷面全部達標。
據了解,中線水源區河南、湖北、陜西3省積極實施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投資建設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關停污染企業2000多家。
對于進京前的1000多公里明渠,有四大有效措施保證到京后保持為地表水Ⅱ類。一是在總干渠兩側設置截流溝和導流溝,防止外部洪瀝水進入干渠,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在總干渠沿線兩側劃定一級、二級水源保護區,開口線外兩側設置隔離帶、架設防護網,防止人為污染;三是全線交叉的河道、公路、鐵路和管線全部采用立交方式,確保污染物不進渠道;四是沿線建立水質監測網絡系統和水質預警機制,對可能發生的水污染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三道防線拒絕劣質水進京、進廠
京城護水“南大門”將測苯、重金屬等44個項目
何鳳慈介紹,北京市的南水北調工程由國家干線工程和市內配套工程兩部分組成。目前,配套工程中參與接水的東干渠、團城湖調節池、密云水庫調蓄工程、郭公莊水廠等關鍵項目都已進入施工高峰階段,預計通水前后均能具備接水條件。
記者了解到,不久,一座大型自動監測站將在惠南莊泵站投入使用,它能夠檢測苯、甲苯之類的有機物和重金屬等44個項目,并增加生物預警措施,利用對水質變化敏感的魚類等判斷水質,一旦指標異常,立即發出報警,可以說是北京護水“南大門”。
“針對上游渠道可能發生的突發性污染事件,我們在水質統一監測的基礎上設立了三道防線。”何鳳慈介紹,第一道防線設立在北拒馬河渠首處,當河北來水水質出現污染時,關閉南水北調總干渠入京口門。第二道防線設在永定河大寧調壓池處,當永定河以西水質突發污染時關閉倒虹吸進口閘,避免劣質水進入市區。第三道防線設立在團城湖調節池及各水廠分水口,當發現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無法消除超標污染物質時,來水將排向有接納能力的河道,不讓劣質水進水廠。
“三道防線,第一關最重要。”何鳳慈介紹,北京的輸水通道基本為暗涵,江水自進入地下管涵后,基本就杜絕了人為污染。
水質實時自動監測
建立開放監測平臺,增強水質監測公信力
如何進一步提高水質監測和預警能力?據了解,目前南水北調水質監測責任大體分為三段:京外段監測,主要由環保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流域委員會、各省市等負責;京內段干線監測,主要由北京市環保局、南水北調辦負責;進入水廠直至用戶的檢測,主要由北京市水務局、衛計委和自來水集團負責。
北京采用實驗室監測、自動檢測、應急移動監測等方式,對干線北京段及市內配套工程34個監測斷面進行監測。每個小時,硫酸鹽、總銅、總鉛、總鋅、總鎘、總砷等水質指標都會通過自動監測自動上傳,通水前后,專人24小時盯守,實時對水質進行監測。
目前,北京市南水北調、水務、環保、衛生、自來水等單位和部門建立了聯合水質監測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水源、水廠到用戶的水質信息共享。同時,按照“知名專家領銜、公眾廣泛參與、社會監督、自測與第三方平行檢測”相結合的原則,建立開放的水質監測平臺,適時向社會公布水質情況,增強水質監測數據的公信力。
然而,北京的水資源短缺形勢仍然嚴峻。北京南水北調工程總設計師石維新介紹,目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經討論通過了《南水北調來水進京及配套工程后續規劃建議》,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格局下,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原則,著力于2030年前,構建多元調水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