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一河森工公司霍都奇林場黑木耳種植基地。
阿 朱攝
“砍木頭”的變成“看木頭”的
——森林蓄積快速增長,但企業效益也快速下滑,轉型挑戰巨大
走進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你一定會發現:不到大興安嶺,不知道這里有多美!但你不一定了解,不到大興安嶺,也不知道這里有多“綠”!
全長1200公里的大興安嶺,猶如一道綠色長城,成為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有人將它與亞馬孫熱帶雨林并稱為地球的“兩大肺葉”。在生態區位上,大興安嶺主山脈保障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在生態作用上,林區至今保存著全國最大集中連片的明亮針葉原始林,區域內779條河流和多處濕地是黑龍江、嫩江的發源地。以森林面積和活立木蓄積量均居國有林區之首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為例,林業生態主體功能區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現有70%的森林被列為國家重點和一般公益林,實行全封閉保護和限制性開發,其中有94萬公頃的北部原始林區和30萬公頃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未開發,生態地位十分重要,被譽為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目前年森林生長量在1200萬立方米以上,潛力可達1700萬立方米,對我國政府履行2010年—2020年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是我國最大的森林碳匯基地。
大興安嶺的綠,既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林業人的貢獻。過去,林業工人基本就等于伐木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開發建設60多年來,累計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商品材1.83億立方米,上繳各項稅費180多億元。然而,隨著社會的前進,隨著科學發展理念的樹立,人們對森林的認識變了,林業工作者的角色也從過去“砍木頭”的,變成現在“看木頭”的:2000年國家實施天保工程后,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木材年產量從600多萬立方米,分兩步調減到目前的110萬立方米,實現了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保護與建設為主的歷史轉變。據國家森林資源調查顯示,僅天保工程一期10年,林區森林面積凈增67.4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增加1.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開發初期的56.5%提高到目前的77.44%,僅新增的森林蓄積折算直接經濟價值就達700多億元。
角色的轉換,意味著企業的轉型,而轉型的挑戰是巨大的。林區的產業格局原本是“獨木支撐”:天保工程投入和木材收入占企業總收入比例達90%以上,轉型首先面臨著經濟效益的下降。例如,天保二期工程的實施,將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木材產量調減了52%,年均減少收入約12.5億元。效益的下降,直接影響著林區民生改善的能力。在長期“先生產、后生活”的建設方針下,林區職工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同時,有80%住著棚戶區的房子。國家實施棚改政策以后,這里需要改造的棚戶區曾達15萬戶之多。同時,林業職工的收入目前只有年均3萬元左右,低收入的狀況亟待改善。
轉型的挑戰還來自市場環境的制約。這里氣候環境十分嚴峻,又地處邊疆、遠離市場,所以,思想觀念陳舊、人才技術缺乏、生產要素流動性差在所難免,與市場經濟發達的中東部形成鮮明對比。內蒙古森工集團董事長張學勤把林區發展的歷史階段也概括成“三期疊加”:難得的戰略機遇期、艱難的負重前行期和復雜的剎車轉向期。“最晚到‘十三五’初,國家將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林區的發展方向面臨著重大抉擇,轉型發展的任務更加緊迫繁重;歷史遺留的諸如廠辦大集體改革、混崗職工社會保障等難題與當前存在的新矛盾交織疊加,改革難度高、風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