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旅游業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業態,關聯性高、涉及面廣、輻射性強,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發展文化旅游業的熱潮,但因其興起時間較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有環境問題。例如,在旅游文化演出中一些悠久的民族文化遺跡遭到破壞,給景區環境帶來很大壓力;文化旅游產業園存在盲目建設風潮,圈地現象嚴重,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一些文化旅游企業環保意識不強,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置環境于不顧;一些當地居民在經商的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等等。有鑒于此,應積極探索途徑加強環境保護,使文化旅游業向集約節約和環境友好轉型。
加強文化資源管理。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文化、旅游、環保等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溝通與交流,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文化資源宏觀掌控、精準“把脈”,制訂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規劃,使文化旅游業與環境協調發展;建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平臺并完善相關機制,為企業建設旅游文化項目做好指導,避免項目的重復建設;禁止在景區范圍內大興土木,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游飯店,使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加強文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的執法力度,設置不得觸碰的“高壓線”,對破壞文化資源和在文化旅游建設中破壞周邊環境的企業進行嚴懲,對違反法律的企業交有關部門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生態環境,重在保護。文化旅游企業是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主體,也是進行環境保護的主體,應增強環保意識,對文化資源多一些敬畏,對當地環境多一些關注。在建設旅游文化項目前,應成立調研組,深入民間對當地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詳細調研,論證評估項目的環境風險,編制詳細規劃,建設環境友好型文化旅游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應注意不跟風,不觸“高壓線”,堅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辦事,開發具有地方特色、主題鮮明、別具一格的新型旅游產品,讓旅游者在游覽時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同時又不給環境添污增壓。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向當地居民和游客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時制止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對環境保護能起到直接效果。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應重視當地居民的參與,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和社區、學校、酒店等陣地進行環保宣傳;設立環保教育宣傳欄,開辟環保網站或環保專欄,及時有效地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向景區商戶宣傳文明經商、環保經商等理念,使當地居民成為文化旅游業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宣傳者、守護者和傳承者。講解員和導游員要盡到責任,做文化旅游景區環境的保護者,在講解的同時向游客滲透環境保護理念,及時發現、制止游客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