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多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經典分類與植物多樣性團隊,與中越兩國多個自然保護區保持密切合作。記者1月24日從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團隊稅玉民研究組近期聯合兩國多個保護區,發表了16個新的植物分類群,為我國西南邊境以及鄰近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監測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科學數據。
近20年來,稅玉民研究組一直在云南南部邊境地區與大圍山、綠春黃連山、金平分水嶺、永德大雪山、南滾河,以及文山古林箐、老山等多個國家級或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科技人員攜手,聯合開展了種子植物及植被多樣性調查和觀測工作,籌建了滇東南熱帶山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稅玉民等人還通過國際合作,與越南北部的宣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潭島自然保護區等多個保護區合作,展開苦苣苔科、秋海棠科以及董棕林等喀斯特關鍵植物類群和群落的多次調查和研究,共同確認和發表了一批新發現物種,為越南北部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19年,研究組在這些地區共發表了近100個新種。
2020年以來,研究組還與上述保護區科研人員在著名國際期刊《植物分類》和《植物類群》上聯合發表了16個新分類群,包括苦苣苔科的馬關全唇苣苔、紅腺全唇苣苔、簇花奇柱苣苔、毛果馬鈴苣苔、珠毛馬鈴苣苔、撕裂馬鈴苣苔、文山馬鈴苣苔、短序蛛毛苣苔、千花珠毛苣苔、光珠毛苣苔、春山報春苣苔,秋海棠科的蕎葉秋海棠、南滾河秋海棠、星果秋海棠、垂果秋海棠,以及馬錢科的水晶度量草。
這些新發現進一步提升了中國西南邊境以及越南北部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力,發揮了中國在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