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以來IPO申請逾兩成未過關 從嚴審核 源頭把關上市公司質量
3月19日以來,證監會發審委在兩個月余的時間內召開了26次發審會,共審核了57家企業的融資申請。統計顯示,未能通過申請的有11家,否決率19.30%。其中,擬上市公司IPO申請未能"過會"的有9家,否決率為23.08%,創下年內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各家公司融資申請未能通過的原因不一,也很難推測,但從中可以看出證監會對融資申請的審核正趨于嚴格,從源頭上把關上市公司質量的監管思路也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公開數據顯示,尤其是進入4月份以來,擬上市公司的IPO之途變得日益"坎坷",IPO申請通過率創下近期新低。據統計,4月份IPO申請被否的擬上市公司高達7家之多,分別是:11日,河南省中原內配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14日,晉城藍焰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二六三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23日,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25日,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企業的發行申請被頻頻否決,絕不是偶然現象,"業內人士這樣認為,首發企業的否決率不斷提高,明確表明了監管層的態度,那就是在源頭上確保上市公司的質量。
記者了解到,上述擬上市企業IPO申請被否的原因各異,主要是上市條件不成熟、信息披露不充分和材料制作粗糙、申報過程中公司發生重大事項部分機構缺乏溝通擅自修改申報材料,以及部分企業存在環保、稅務等方面的問題等。
數據表明,2007年,證監會發審委審核的證券發行申請共354家,其中未通過發審委會議的公司55家,包括首發企業38家、再融資17家,總體否決率為15.5%。其中,IPO總體否決率24.36%,被否的主要為中小企業,被否決的38家中有37家屬于首發規模在1億元及以下的中小企業。
分析人士稱,這是因為發審委對企業首發與再融資申請審核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從審核角度看,由于首發企業沒有做過任何信息披露,沒有經過市場監管與公眾監督,故發審委重點關注其信披質量以及主體資格、獨立性、規范運作、財務會計以及募集資金使用等方面,是否符合發行上市法定條件。同時,發審委會對企業發展前景、盈利能力、盈利模式等方面也有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