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4月21日出臺《上市公司解除限售股份轉讓指導意見》為標志,滬深兩市的反彈行情已持續了一個多月。如果以本輪反彈起點收盤點位算(4月18日的3094.67點),5月26日收盤3364.54點尚有8.7%以上的空間。雖然指數尚未完全走壞,但兩市共有369只A股昨天的復權收盤價已低于4月18日的收盤價。也就是說,約四分之一的A股已 領先大盤創出新低。
長期停牌股補跌猛烈
聚源數據的統計顯示,按照區間復權漲跌幅計算,4月18日至5月26日,滬深兩市A股中,區間漲幅為負數的品種多達369只,占比達23.5%,其中尤以長期停牌的個股復牌后補跌最為猛烈。
滬市的宏達股份就是此類補跌股的典型代表。先是由于長時間停牌,復牌后連續跌停,之后又趕上四川大地震,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宏達股份此輪反彈行情中下跌超過60%。再有許繼電氣、*ST迪康、*ST耀華、*ST高新、ST新天、廣電信息、陽光發展、金德發展、馳宏鋅鍺等品種,同樣也因長時間停牌,復牌后股價出現猛烈補跌。
長期停牌股由于大盤系統性風險在短時間內集中釋放,因此極容易造成連續跌停的走勢,對投資者的傷害最為突出。
新股惡炒后價值回歸
另有部分新股由于上市當日遭爆炒,此后走上痛苦的價值回歸之路。典型的如紫金礦業,上市當日盤中一度沖高到22元,之后股價一蹶不振,昨天最低已跌至9.05元;三力士、濮耐股份、奧特迅等品種與紫金礦業的情況較為類似,都是上市當日大幅沖高后套牢大批投資者的。
新股的這種炒作模式蘊含著極大的風險。從當時的中工國際、中國石油到紫金礦業,無不說明了脫離基本面的炒作注定要自食苦果。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許多機構在新股上市首日大幅唱多,但機構們并未進場,而散戶成“炒新股”主力。據權威數據統計,即便是中國石油這樣的大盤股,散戶也是當仁不讓的主力軍。另有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以后上市的新股,無論是大盤股還是中小板塊個股,走下降通道的不下一半,有的跌幅在50%以上。
資金面壓力較為明顯
事實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陽光普照”的行情已成奢望。由于“大小非”套現的壓力,以及新基金發行的低迷,造成反彈行情帶有明顯的結構性特點。此外,在缺乏明確的炒作主線和真正能提振市場信心的品種之市況下,市場只能依靠熱點的快速輪動來維系人氣,充分反映了部分資金做超跌反彈的短線操作思路,同時也表明資金面的壓力較為明顯。
從近期市場環境看,雖然政策面依然保持平穩,而地震對經濟的影響短期內還未顯現,但主流資金參與熱情還是有限,成交量的明顯萎縮,表明主流資金基金等機構資金依然持相對謹慎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