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后搶反彈 謹慎抄底兩類個股(名單)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6 月 11 日 |
|
央企重組風云再起三大行業暗流涌動
央企整合最新動態
近期A股市場的表現依然是萎靡不振,但央企重組板塊成為其中不多的亮點。與之對應的則是5月份以來央企資產重組和股權整合的進程明顯加快:5月7日長江電力停牌重組。5月23日中國聯通停牌重組、電信運營商重組方案出臺;5月27日,有報道稱一航和二航重組方案初步確定。此外,寶鋼兼并重組韶鋼和廣鋼、武鋼聯合重組柳鋼也將獲得了重大突破。與此同時,近一個月,有關并購重組文件也是頻頻出臺。4月16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20日上證所也相繼公布兩份備忘錄,要求重大資產重組期間公司股票連續停牌不得超過30天。此外,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包括專門設立“并購重組委”,以及“非公開發行實施細則”等相關文件和規定。
事實上,未來兩年將是央企整合、重組的高峰期。因為到2010年,中央企業縮減到80家到100家是國資委的既定目標。截至目前,央企仍然有151家,較2006年末僅縮減9家。因此未來的兩年半年間,央企還需減少50—70家,這一數目相當于過去6年縮減數的總和。可以預期的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產業結構調整與企業整合是推動經濟增長模式改變、改善行業供求關系、提升行業集中度和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央企重組完全有可能成為近期市場投資熱點。值得關注的是,央企重組和整體上市帶來的投資機會是顯著的,因為這種外延式的資產注入較之于企業內生性的增長,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
在國資委對央企整合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明確了必須國有控股的七大行業,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可以預期的是,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推進下,軍工、電力、航運等資產重組和整體上市多發地帶的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軍工:央企重組“特殊群落”
在所有行業中,軍工行業是央企重組預期最為明確的行業,也是存在整體上市和資產注入機會最多的行業。早在2006年,一些軍工集團就已經開始操作資產注入和整體上市,如洪都航空借股改之機實現了洪都集團的整體上市,西飛國際作為中航一集團資本運作的主要平臺,在資產注入方面令市場預期不斷。火箭股份定向增發收購控股股東部分資產,包括電子產業化項目、對抗接收機生產線項目進入通信對抗設備的民用領域,特種宇航級電連接器專業研制技改項目。中船集團實現核心民品業務整體上市。中船集團將旗下外高橋等三家船廠資產注入滬東重機,并將滬東重機更名為中國船舶,中國船舶一度達到令人炫目的300元歷史天價。
2008年以來,軍工行業整體上市和資產注入方面依然是好戲連臺。中兵光電擬向第一大股東北京華北光學儀器有限公司定向增發7871.7518萬股,每股價格15.69元,用于購買華北光學擁有的全部軍工品二、三、四級配套產品及軍民兩用技術產品對應的經營性資產,從而實現大股東的主營業務及相關資產整體上市。航天科技第一大股東將由航天科工集團變更為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下稱“航天三院”),且被航天三院控股、資產價值為3.04億元的三家子公司股權也將注入航天科技。
目前軍工行業的央企多達11家,均排列在央企名單的最前列,是國資委首選的重點控制的行業。盡管這11家軍工類央企擁有30多家A股上市公司,整合的難度不容小視,但其中所孕育的機會更加值得期待。2007年11月26日,國防科工委頒布了《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實施暫行辦法》和《中介機構參與軍工企事業單位改制上市管理暫行規定》兩個文件,標志著軍工企業改制上市由試點階段開始進入全面推進階段。顯然軍工行業軍品的證券化將極大地加快央企重組的進程。
目前列入軍工類的央企主要分布在五大子行業中,航空、航天、核工業、船舶制造、兵器裝備。這些子行業中重組和資產注入預期強烈的上市公司值得高度關注。
典型的如中國衛星,該公司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衛星制造公司,在我國小衛星研制市場處于壟斷地位。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旗艦上市公司,2007年公司通過配股收購了航天五院擁有的CAST968平臺系列無形資產、航天恒星85.76%的股權以及航天五院下屬單位503所衛星應用業務及相關資產,確定了中國衛星小衛星研制平臺技術的獨立性,拓展了公司的業務發展空間與產業深度。預計公司未來仍有可能得到大股東持續的資產注入,尤其是上游器件配套制造業務,公司長期發展值得期待。
中核科技,作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的唯一資本運作平臺,未來實施資產注入的可能性較大。事實上,早在2007年2月7日,中核科技就曾公告稱,大股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有意將秦山一期核電站注入中核科技以實現借殼上市,但尚無時間表。中核工業集團利用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的意圖一目了然。
另外,近期傳聞沸沸揚揚的一航二航合并重組事宜顯然并非空穴來風,目前中航一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共有四家,分別是西飛國際、貴航股份、力源液壓和中航精機。中航二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有五家,這五家上市公司包括洪都航空、哈飛股份、成發科技、東安動力、昌河股份等。它們的實際控制人均為在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中航科工將擔任著對這五家上市公司的整合重任。因此初露端倪的一航二航合并重組所引發相關品種的投資機會也值得關注。
航運:資產注入有持續預期
從運力規模來看,中遠集團占五家總運力的55%,位列第一,中海集團位居第二,占比為25%,其余三家均不到10%。目前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已經進入世界航運業前五,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而另三家央企,特別是長航集團和中外運集團則有進一步整合的需要。最近,中外運與長航集團提出了合并意愿,現在已進入制定具體方案階段。從合并初步方案看,未來業務和組織架構方面仍以中外運為主,合并的公司將以干散貨和油運為主,而中外運的強項,如貨代、船代、快遞等綜合物流業務,以及長航的修造船等業務,也將作為合并后公司中較大的業務板塊。市場預期7月份,國務院將開會研究中外運與長航合并一事,如果國務院批準,中外運與長航合并事宜將會進一步明朗。顯然,一旦中外運與長航兩大集團合并帶來資產注入,旗下的上市公司外運發展、長航油運以及長航鳳凰或將因此而受益。
另外,中國遠洋是一家集干散貨航運、集裝箱航運、物流、碼頭和集裝箱租賃為一體的綜合性航運公司,其干散貨航運業務居世界第一。作為中遠集團航運主業的上市旗艦和最重要的資本平臺,中國遠洋擁有中遠集裝箱運輸公司100%權益、中遠太平洋約52%權益以及中國遠洋物流51%直接權益,并通過中遠太平洋持有中遠物流49%權益。2008年1月3日,中國遠洋已完成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向中遠集團收購其下屬的主要干散貨航運公司股權項目。收購將令中遠的經營范圍和業務規模得到了進一步拓展,航運主業的價值鏈進一步延伸,成為一家集集裝箱航運、干散貨航運、物流、碼頭和集裝箱租賃等多種業務于一體的綜合航運公司。由于中遠集團仍然擁有大量還沒有上市的優良航運資產,因此,中國遠洋具有集團航運資產持續注入的預期,是航運類上市公司關注的重點。
電力:整體上市可能提速
中國電力行業的集中度比較高,五大集團的裝機容量占到全國總裝機容量的35%。這五大集團是:中國華能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國電集團、中國華電集團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另外有電力業務的央企還包括專門從事三峽水電開發的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公司,它們各自旗下的上市公司見下表。
盡管就目前而言,電力類的央企尚沒有完成整體上市的案例。但隨著國資委對央企整體的進一步鼓勵支持、對央企做大做強的硬性規定出臺,未來電力類央企整體上市的可能性在不斷地增加。值得關注的是,2008年5月9日,長江電力因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停牌,這表明長江電力整體上市進程正在加快。目前長江電力已完成擁有三峽工程8臺發電機組,并計劃收購三峽工程全部26臺機組,三峽總公司通過長江電力謀劃主業整體上市意圖已經非常清晰。顯然這對于其它未完成整體上市的電力企業,將刺激它們加快向旗下核心上市公司注入資產的進度。由于電力板塊中無論是火電還是水電,它們大股東的資產規模基本都遠超上市公司,未來一旦發生整體上市,其想象空間巨大。
具體而言,華電、華能、國電、三峽和國投都將通過旗艦上市公司華電電力、華能電力、國電電力、長江電力和國投電力來完成集團電力資產的整體上市。其中國投電力、國電電力值得重點關注。就裝機容量上來看,國投電力可注入裝機容量潛力最大。目前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制的總裝機容量為2095萬千瓦,國投電力作為其最主要的資本運作平臺和電力資產的唯一上市公司,目前權益裝機容量僅305萬千萬,注資想象空間巨大。另一個是國電電力。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力上市公司之一,其控股股東國電集團承諾將以國電電力作為集團全面改制的平臺,通過資產購并、重組,將國電集團優良的經營性資產納入到國電電力。事實上,在2007年5月國電電力成功增發1.77億股,募集資金約31億元;收購集團三項水、火發電資產:石嘴山一發(2×330MW) 60%股權,北侖一發(2×600MW)70%股權,以及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公司(1,320MW)18%股權,累計增加權益裝機容量1,474MW。國電電力未來資產注入仍然十分明確,其中所孕育的投資機會較為突出。(智多盈投資)(證券日報余凱) |
來源: 和訊 |
|
相關文章: |
|
圖片新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