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10月31日,滬市864家上市公司均在法定期限內披露了2008年第三季度報告。2008年前三季度滬市全體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285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11億元,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3476元,加權凈資產收益率11.41%,加權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為1.10元。
金融類公司好于非金融類公司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供的分析報告顯示,從資產總額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以下簡稱“凈資產”)變動看,金融類上市公司凈資產與總資產的變動率基本相當,說明金融類公司在擴大公司規模的同時,很好地保持了凈資本的充足率;而非金融類公司則凈資產的增長遠低于總資產的增長,說明非金融類擴大公司規模的主要手段來源于債務增加,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資本市場低迷對權益融資的重大影響。
此次分析,上交所剔除了缺乏同比數據的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南車、中海集運等4家新上市公司和包頭鋁業、東方鍋爐、*ST聯誼、S*ST金荔等4家退市公司的數據。結果顯示,在營業收入變動方面,2008年1至9月金融類公司的增速低于非金融類公司,但從凈利潤變動情況看,金融類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加30%,大大高于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而非金融類公司則增收不增利,凈利潤反而比同期減少近7%,考慮到所得稅稅率降低的因素,其實際盈利能力下降得更多。
從2008年7至9月的經營情況看,形勢不容樂觀。金融類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加僅有9%,而凈利潤同比下降5.40%,其主要原因是保險類上市公司業績大幅下滑。而非金融類公司更是面臨考驗,從總體看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的情況,凈利潤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沒有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源于采掘業利潤的強勁增長。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第4季度,基礎能源價格已從高位大幅回落,采掘業的盈利持續性也將面臨嚴峻挑戰。
行業冷暖不均且整體增速趨緩
報告對各行業的業績變動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整個宏觀經濟形勢相吻合,滬市公司前三季度各行業冷暖不均,但整體業績增速趨緩。
采掘業公司今年總體業績尚可。該行業的公司家數不多,但是普遍規模較大,主要分為石油采選業、煤炭采選業和有色金屬采選業三類。業績表現最突出的是煤炭采選業,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80%,其中7至9月業績同比增長1倍,且多家公司已預告2008年全年將增長1倍以上,這也反映出煤炭行業仍處于高景氣度。不過隨著石油價格的大幅下滑,國際煤炭價格也大幅下挫,預計國內第四季度煤炭的價格也會有所下降。但分析人士認為這對煤炭類上市公司的本年業績影響不大,但是對2009年以后煤炭行業的業績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
有色金屬采選類和石油采選類公司業績表現不佳,今年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業績均有所下滑。有色金屬類里黃金類公司業績依然強勁,但是以銅、鋁、鋅為主要產品的公司由于產品價格的大幅下挫,而導致業績不佳。石油采選業的代表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的業績受原油價格的波動和成品油價格限制的雙重影響,中國石油第三季度的業績明顯好于去年同期,而中國石化由于煉油業務的重大虧損,依靠財政補貼得以保持盈利。
交通運輸倉儲業公司主要可細分為高速公路類、航空類、鐵路運輸類、水運類(河運和海運)以及港口類。從分類看,水運類公司以遠洋航運類公司為主,這些公司規模大,業績也非常好,這主要受益于我國外貿進出口量的大幅增加,但是由于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急劇變化,BDI(波羅的海指數)已連創新低,與此同時原油價格仍然處于歷史高位,這些對遠洋航運類上市公司的業績都構成了嚴重威脅。受益于此,港口類上市公司業績同比也有大幅增加。
此外,由于陸路運輸今年以來仍平穩增長,高速公路類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穩定增長,鐵路運輸類公司(主要是大秦鐵路)由于煤炭行業的高景氣度,業績持續穩定增長。至于航空公司的業績,是今年表現最差的群體之一,7至9月全行業虧損,合計虧損額近60億元,各家公司均排在虧損榜的前列。不過與此相比機場類上市公司業績還是有所增長。
信息技術業公司中,中國聯通占主要地位,在各項指標方面,中國聯通1家公司就超過了整個行業2/3。季報顯示,該公司年業績表現尚可,前三季度業績同比有所增加,而第三季度業績同比有所下滑。今年電信體制的重大改革總體來說應該會提升公司的發展前景。
制造業上市公司是滬市上市公司中最大的群體,涵蓋的公司數量超過滬市上市公司的一半,從整體看,制造業上市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凈利潤同比增加16%,但是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加22%,業績反而同比下降16%,中國制造面臨業績大幅下滑的局面。制造業公司分類較多,其中,家電類上市公司已風光不再。目前只有四川長虹、海信和海爾仍高舉民族工業的大旗,而廈華和夏新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水泥類上市公司因災后重建和奧運建設帶來了機遇,以海螺水泥為首的水泥類上市公司業績上佳。另外今年證券市場的極度不景氣也給水泥行業的兼并提供了機會,海螺水泥已經出手布局,預計未來幾年這個行業會有較大的整合力度,業績也能保持穩步上升態勢。食品飲料類上市公司業績因“三鹿事件”的爆發,遭遇重大沖擊。行業龍頭伊利和光明均大幅虧損,食品飲料業的業績主要依仗酒業上市公司支撐,貴州茅臺業績依然靚麗。其他白酒、黃酒和啤酒類上市公司業績也同比有所增長,成為整個上市公司群體中不多的亮點之一。而醫藥類上市公司一直是業績表現比較好的群體,今年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業績增長均超過40%,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