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券商的“天價年薪”受到關注,近日銀行業也陷入“高薪門”:最新消息稱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近期將推出關于銀行業管理人士薪酬和獎金的最新規定,這是繼2009年初財政部頒發國有金融機構高管“280萬年薪封頂”令以來的又一次行業監管動作。
限薪力度范圍均加大
此番受到新規定影響的銀行將從原來的國有四大銀行擴大至包括股份制銀行在內的所有非外資銀行,而涉及的人數也將從銀行董事長、行長外擴至高級經理。業內人士舉例,之前在限薪規定下浦發銀行董事會秘書和職工監事兩人年薪不降反增突破300萬的疑似“鉆空子”現象將難以繼續。
記者了解到,這次雖然沒有具體的年薪封頂數字,但是規定卻要求銀行業高級經理的獎金不得超過其基本工資水平的三倍。消息一旦做實,今后高管的賬面總收入相比當前水平將下降30%~50%:從前兩年的報酬數字來看,國有四大銀行負責人年收入為160萬~200萬,規定出臺后將下降40萬左右;而在上一波限薪潮中“逃出升天”的股份制銀行負責人,由于其年收入平均在千萬左右,此次他們將遭遇到百萬級的報酬縮水。
除了對具體薪酬作出規定外,消息稱此次監管部門將首次采用銀行風險與高管獎金掛鉤的延付模式。銀行至少會暫扣40%的獎金以應對未來的風險事件,這筆獎金至少要在三年鎖定期滿后方能發放給高管。對于高層決策者而言,將暫扣其50%的獎金。也就是說,銀行高管們不僅要面對報酬依然削去三成的境況,而剩下的薪資在當年也只能領取5~6成。
相關人士認為,這樣的規定不僅是對高薪的打壓,也是對銀行界精英們的一次“道德”防范,杜絕出現類似華爾街一般將儲戶的資金不計成本地玩弄高風險金融游戲的現象。規定還補充到:一旦銀行發生巨額損失,各銀行有權收回已支付的獎金,并停止發放未來的獎金。
銀行業改革“去行政化”
對此資深財經評論員馬紅漫稱:“此次新規定的出臺,對于股份制銀行來說打擊較大。 ”
從銀行高管薪資構成情況來看,國有銀行主要以固定薪酬為主,因此受獎金倍數約束影響較少。與此相對,股份制銀行的高管底薪通常為總收入的10%~20%,大多數收入來自與績效利潤掛鉤的獎金。
“按規定來講,股份制銀行經理人的收入將大幅跳水,也許會引發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跳槽。 ”馬紅漫解釋道,“造成該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銀行業體制的問題,國有控股銀行屬于‘老國企’的路子,而股份制銀行則是一種過渡形式,這種體制的差異將直接影響到銀行業的競爭和利潤問題。一旦發生所謂的限薪問題,對于由國家直接委任的大行行長影響甚微,而受傷害的必然是通過市場招聘程序上任的股份制銀行的管理人員。 ”
馬紅漫認為,當前在美國不斷出現限薪行動和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內的“限薪令”實則是一種監管銀行業的短期行為,“雖然有可操作性,但根本的問題應該是解決好行業系統的改革,才能讓高管們的巨額薪酬來得名副其實,”他建議,“從長期來看,我們國家的金融市場應該更開方,充分發揮市場競爭而不是當前的壟斷格局;此外就是建議國有銀行的高官人員可以像不久前的高校改革一樣‘去行政化’。”這樣的銀行業發展才會更加健康、公平。
顯示政府財富公平分配決心
當記者提到此次消息的高調曝光恰逢全國兩會召開時,馬紅漫稱:“相關部門的確是選擇了一個敏感卻恰如其分的時機。 ”
兩會期間,對于社會財富分配過于兩級化和社會公平的問題已多次見諸于報端。而作為“高報酬”代表的銀行業已經被全社會多番詬病指責。有學者認為,銀行業管理人員的薪酬十幾倍甚至是百倍于同行業者,的確讓人心里“難受”。數據顯示,2008年深發展董事長2285萬人民幣收入、民生銀行董事長1136萬年收入,多家銀行高管收入都令民眾咂舌。馬紅漫指出:“這次政府的姿態非常積極進取,是對當前民眾熱議話題的積極回饋,從而避免造成群眾的不良情緒。 ”
“銀行作為一個壟斷的資源,在民眾看來,是屬于‘半公務員’性質的,權力頗大,其薪酬和付出程度不匹配,利潤的來源存在質疑,從而才產生了各種指責。”馬紅漫強調:“雖然此次銀行監管部門預出臺的新規定是一種積極的姿態,但是不可否認當前銀行業的薪酬也是存在內外矛盾的。 ”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依照國內的水平,銀行業的高管工資頗為“高燒”,但跟國際水準相比,實在是非常之少。“外國同行業比較正常的(高管)薪酬水平都在幾百萬美元,千萬美元也是家常便飯,這對吸引優秀人才非常重要。而我們當前的水平難以在國際上與他們共同來競爭吸引精英人士。前不久中投在國際上招募投資經理,就是由于薪資不高,顆粒無收。 ”在他看來,新規定顯示社會分配公平的確非常重要,但是我國的銀行金融業的改革也將任重道遠,不是單單的在報酬上做文章就可以的。(崔燁 實習生 王佳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