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與銀行“搶食”
第三方機構得有技巧
好買基金CEO楊文斌曾表示,在目前市場環(huán)境下,第三方銷售機構至少需要30億到50億的基金存量規(guī)模,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從獲得資格到盈利,需要3年左右時間。在他看來,這個行業(yè)前期投入非常大,如果能夠成功建立好品牌,就會有廣大的用戶群利于后期發(fā)展。但如果3年到5年內“熬”不過去,資本金不足或者發(fā)展策略有問題,就很難成功。
“第三方機構盈利模式是唯一轉折點,有自己的盈利模式或者有資金支撐的機構繼續(xù)存活的機率較高。”展恒理財副總經理李二剛在接受《證券日報》基金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客戶資源上,銀行有顯著的優(yōu)勢,但對客戶的理解和把握,我們有專業(yè)度。展恒理財的模式不同于其他第三方機構,不僅僅做基金代銷,而且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做一些資源配置服務,挑選符合客戶需求的、與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的產品。畢竟,私募基金經理出身背景不同,投資風格不同,業(yè)績表現也不一樣,為投資者定身選擇相匹配的產品十分重要。為此,我們從市場挑選產品時要做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指標包括成長指標、風險指標、價值指標等9個指標做分析,然后通過調查投顧公司及與基金經理面談,進一步做定性研究。”
私募基金代銷收入所占第三方機構利潤比例,各家均不太一樣。李二剛向記者介紹道,展恒理財的收入來源不僅僅有銷售費用,還有會員年度服務費用;而那些只代銷私募基金的機構,這種收入占比多在90%以上,甚至達到100%,雖然占比很大,但能不能盈利卻是另外一回事。
當記者提到“《信托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將繼續(xù)禁止第三方理財公司代銷及推介信托產品”時,李二剛解釋道,這個政策是沒有變化的,銀監(jiān)會此前對第三方機構也是有限制的。重申禁令的背后有兩個層面的心理預期,一是公募基金代銷放開,信托產品也可能放開;二是目前正在修訂的基金法,極有可能將私募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納入基金管理的范疇,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規(guī)定,專業(yè)銷售機構取得資格后,可銷售公募基金及其他金融產品,這為私募基金銷售留有余地。
私募基金:
我們長期還是選擇銀行
《證券日報》基金周刊記者重點采訪了產品比較多,銷售渠道相對比較順暢的大型私募基金公司,得到的結論是:雖然第三方機構為私募基金代銷提供另外渠道,但目前來看,長期還是選擇銀行渠道。
“最初時,私募產品的代銷一般選擇證券公司;等逐漸得到銀行的認同后,各銀行、分行及私人銀行介入,尤其是私人銀行成為私募基金的主流銷售主渠道。”北京一家擁有20余只私募產品的投資顧問公司企劃部總監(jiān)對《證券日報》基金周刊記者表示,“目前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都有各種形式的,諸如人民幣理財產品、代銷信托產品、自己發(fā)行TOT產品等方式,由于合作方式、接受程度略不同,產品運行方式眾多。我們和銀行有著不同程度的合作,所以幾種形式都有涉及。我們旗下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是銀行、私人銀行,第三方機構暫無涉及。”
該人士繼續(xù)表示,目前,私募基金主要客戶還是集中在銀行、私人銀行上,這部分客戶恰恰是陽光私募的目標客戶,畢竟產品要求的門檻比較高(一般100萬元)。銀行以先天的優(yōu)勢,很長一段時間,會有保持。(趙學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