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近來,消費者銀行存錢“存單變保單”現象仍屢見不鮮,老年人成為誤導銷售的主要目標。資料圖
近來,消費者銀行存錢“存單變保單”現象仍屢見不鮮,老年人成為誤導銷售的主要目標。日前,銀監會特別發布公告,提醒保險消費者在銀郵渠道購買保險產品要有七“注意”?!般y保”亂象叢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保險公司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險企銀保渠道萎靡退保增加。
銀行存錢“存單變保單” 老年人成主要目標
武漢晚報28日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三年前,65歲的韓女士去銀行存錢,不知怎就變成了保單。近日,家中有急事用錢,哪知這筆錢得等到兒子80歲后才能支取。老人一氣之下退保,本金損失了近一半。
近來,像韓女士這樣,投資者在銀行辦理存款業務時不知不覺“存單”變成了“保單” 的現象仍屢見不鮮。市民張奶奶對中新網金融頻道講述了她的一段類似的經歷。兩年前,張奶奶來到銀行,本來只是想把工資折上的錢辦一個定存,結果碰到兩位穿西服的“銀行工作人員”。兩人圍著張奶奶就是一通游說,銀行定存利息少,不如存到保險公司,不僅有利息,還能分紅。結果三下五除二把張奶奶給說暈了,簽了一堆字領了張單子回家。要不是前段時間家中急需用錢,張奶奶還不知道她拿到的是張保單而非存單。張奶奶告訴中新網金融頻道,在幾次找銀行解決無果后,她最后只能選擇了提前退保,非但沒能拿到所謂高存款利率,還蒙受本金損失數千元。
據了解,把消費者的存單變成保單,誤導銷售的對象往往是老人。中老年人有一定積蓄,又缺乏相關知識,銷售員正是利用這一點將其視為主要‘下手’對象。通常銷售人員慣用的手法是“保證收益”、“限時搶購”、“送禮品”等,一味地提利息高,回避風險問題,不告知提前退保的損失,再加上一些贈品的誘惑,打著銀行的招牌,這樣不少的老人就輕易地上當受騙。
保監會限期整改銷售亂象 銀郵購險7大“注意”
近來,營銷員在保險銷售,特別是銀保產品銷售中誤導銷售現象仍頻頻發生。據保監會近日披露,在查的營銷員中涉嫌銷售誤導的占比近三成,針對銷售誤導行為,保監會要求險企限期整改銷售亂象,在10月底前提交整改報告。
近日,廣東保監局、吉林保監局還就兩起銀保產品誤導銷售行為分別開具罰單嚴格懲處。
29日,保監會官方網站發布公告,提醒保險消費者在銀郵渠道購買保險產品要有七“注意”。
保監會提醒消費者,在通過銀行、郵政購買保險產品,首先要認清保險產品的性質。部分銷售人員以銀行理財、銀行存款、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其他金融產品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消費者在購買之前要核實所購產品是否為保險產品。
保監會還提醒消費者在買保險時及買保險后要注意一系列問題。保監會指出,分紅保險產品分紅水平不能和銀行存款利率進行直接比較;銷售人員出示的保險產品廣告宣傳資料不能視同保險合同;“繳費期間”和“保單期間”是不同概念,繳費期滿保險合同不一定滿期,提前退保會有損失;分期交納保險費若不按時交費可能影響消費者權益;了解“猶豫期”規定,猶豫期內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超過猶豫期后解除保險合同,可能會有損失;最后,保監會提醒,要配合做好回訪,結合自身情況判斷是否繼續持有保險合同。
銀保萎靡退保增加 險企出招挽頹勢
“銀保”亂象叢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保險公司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險企銀保業務也受到很大影響。從近日發布的保險公司中報中可以看出,2012 年上半年整體壽險市場增速依然低迷,保險公司銀保產品遭遇重壓,新業務保費收入大幅降低。
中國太保在中報表示,上半年,整個行業的銀行渠道業務仍處于低迷狀態,銀行渠道實現保險業務收入 217.09 億元,同比下降 22.5%,其中新保業務收入 125.82 億元,同比下降 39.3%。
由于銀行渠道受到沖擊,銀保部分產品退保增加,中國太保退保金上半年為61.75億元,同比增長58.4%。中國人壽也表示,退保金同比增長 7.2%,主要原因是受各類銀行理財產品沖擊的影響,部分銀保產品退保增加。
面對萎靡不振的銀保渠道,各家公司都積極調整策略,挽回銀保頹勢。新華保險2010年成立財富管理業務部,為中高端客戶提供保險保障產品和財富管理服務。上半年,財富管理渠道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中國人壽也在逐步調整優化銀保渠道的業務結構,數據顯示,盡管銀保長險首年保費同比下降了33.7%,但是續期保費卻同比增長了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