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各大醫院門診排長隊的“頑疾”,北京市衛生局曾在去年醫院管理年活動總結中開出了一個新“處方”———“掛號、收費”窗口實行“通掛、通收”。何為“通掛、通收”?其實就是掛號窗口可收費,收費窗口可掛號,可以有效分流排隊壓力。
對癥下藥的新“處方”療效如何?10月9日至11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市8家醫院后發現,到目前為止,還未有一家醫院在門診高峰時段真正實現掛號、收費通掛通收。
三家醫院窗口角色可轉換
本次體驗中,記者在協和醫院、人民醫院和北醫三院發現了掛號和收費能夠轉換的窗口,不過這些窗口只是限時開放,而且只能臨時變換收費或者掛號的角色,而非真正意義上一個窗口身兼兩職的通掛通收。
10月9日,記者在協和醫院發現了“收費/掛號通柜”,即在早上8點前將部分收費窗口設立掛號功能,但在8點以后,不再接受掛號,只能收費。
在掛號處,記者發現貼有“溫馨提示”,提醒患者可去收費處掛號:“收費/掛號通柜:早6時30分,1—6號收費窗口均可掛號;1號收費窗口為免疫內科、消化內科、乳腺外科專用掛號窗口,掛完為止,8時到8時30分轉掛西院區號;2—4號收費窗口7時45分轉為收費;5、6、7號窗口7時20分轉為收費。”
隨后記者來到收費處,發現收費處設在門診大廳內,共有9個窗口,其中1—7號窗口都貼有“6時30分—7時15分此窗口掛號”的提示。在門診樓前記者同樣發現貼有相關提醒,以此分流掛號處的長隊壓力。
與協和醫院的收費窗口可限時掛號相反,北京大學兩所附屬醫院———人民醫院和北醫三院個別掛號窗口可限時收費,但收費窗口不能掛號。
10月9日,記者來到北大人民醫院,一進門就發現醫院在門診大廳里擺著“為緩解交費壓力,上午9時至11時在1、2號掛號窗口開設臨時交費窗口”的指示牌。記者向咨詢臺工作人員咨詢“除了掛號窗口可收費外,有沒有收費窗口可以掛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暫時沒有”。
同一天記者又來到北醫三院,發現10號掛號窗口上面貼著大大的“收費”二字,但窗口并未開放,用一塊木板擋著,后面空無一人。隨后記者向導醫人員進行咨詢。導醫人員讓記者去看看4號交費窗口能不能交費,“如果4號窗口能交費,那10號窗口就交不了?!睂пt人員稱,因當天上午4號交費窗口交不了費,所以在10號掛號窗口開設交費,只是臨時的,平時掛號這邊交不了費,只能在交費窗口交費。而門診咨詢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中午休息時段,11、12號掛號窗口可以收費。
五家醫院“分工明確”難變通
記者從安貞、友誼、同仁、宣武、積水潭等5家醫院了解到,在這些醫院里收費處和掛號處“分工明確”:掛號處僅負責掛號,收費處也只收費,沒有通掛通收窗口。
10月11日上午,北京市衛生局醫政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衛生部門對于醫院里設立通掛通收窗口并無硬性要求,每個醫院的情況不同,衛生部門不能下一個文件就要求各家醫院立刻設立通掛通收窗口,只能由每家醫院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
部分窗口未開“雪上加霜”
雖然衛生主管部門不會硬性要求各家醫院開設通收通掛窗口,但在高峰期多開窗口緩解就診壓力應該是各醫院的職責所在。不過,記者在體驗中發現,即使在門診壓力最大的時間段,依然有個別醫院的部分掛號、收費窗口不提供服務。
10月9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同仁醫院掛號處,發現7個掛號窗口只開了3、4、6三個窗口,其他窗口都擺上“暫停服務請去其他窗口掛號”的牌子。過了10多分鐘,4號窗口也擺上“暫停服務”的牌子,只剩2個窗口在掛號。
在一樓東側的收費處,8個窗口只開了5個,其余也都是“暫停服務”。開放的5個窗口前都擠滿了人,每支隊伍都有25至30人,把大廳擠得轉不開身。一位正在排隊的阿姨無奈地告訴記者,她剛剛還在另一個窗口排著隊,突然就宣布“暫停服務”了,只能從頭再排。為什么只開5個窗口呢?一位導醫員告訴記者:“可能是因為收費處要進行內部考試,所以少開了一些?!?/p>
記者10月9日13時40分到達北大人民醫院時,發現8個收費窗口只開了6個,每個窗口前都排了六七個人,而1、5號窗口擺著“暫停服務”的牌子,1號窗口內坐著兩三個人在聊天。記者注意觀察了一下,在每個收費窗口上方都標有收費時間,而暫停服務的1號窗口收費時間為7時45分—17時30分,5號窗口為9時—12時30分,13時30分—17時,按此收費時間,這兩個“暫停服務”窗口都應該執行收費工作。
10月10日記者在安貞醫院收費處看到,7個開放的收費窗口前排了10多個患者等待交費,奇怪的是,與其他窗口火熱場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一個窗口前竟無一人在交費,工作人員坐在窗口后百無聊賴。但記者看了窗口上方掛著的兩牌子“特種病收費”、“本院職工收費”后才明白,這是特種病患者和安貞醫院職工的專用收費窗口。(本報記者 夏文 實習生 張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