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首診在基層
●大病轉診區域醫療中心
●疑難重癥投奔對口三甲醫院
●康復期回到康復醫院
為推進本市新醫改,市衛生局昨天(21日)發布,將在平谷區率先開展以構建分級診療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計劃未來形成有序就醫的格局——常見病、多發病在鄉鎮首診;大病通過鄉鎮醫生預約轉診區域醫療中心,即平谷區醫院;疑難重癥通過綠色通道轉診到對口支援的北京協和醫院;康復期病人和需長期護理的病人轉回轄區的康復醫院。
報銷政策向鄉鎮首診病人傾斜
平谷區衛生局副局長張友介紹,為了吸引患者常見病、多發病首診在鄉鎮,該區在新農合報銷上有所傾斜。例如凡是在一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新農合報銷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為65%;在二級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起付線為650元,報銷比例為60%;在三級醫院住院,報銷起付線為1300元,報銷比例為50%。
病人轉診將制定統一規定
目前本市已經在10個遠郊區縣規劃了11家區縣級醫院作為轄區的區域醫療中心,平谷區醫院就是平谷區的區域醫療中心。平谷區醫院將和下面的18個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醫院和護理院一起組成覆蓋平谷區全境的區域醫療服務共同體。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解決不了的病,將由基層家庭醫生轉診到平谷區醫院。
“我們將制定明確、統一的轉診規定。”平谷區醫院院長金大慶表示,同時還將建立平谷區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雙向轉診信息系統。
鄉鎮醫院設康復護理病床
對于那些平谷區醫院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癥患者,以后也不用再自己跑到北京城里的大醫院連夜排隊掛號了,而是可以通過平谷區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之間的綠色通道進行轉診。今后三年,協和、安貞、中日等11家城區三甲醫院將對口支援這11個區域醫療中心,其中,北京協和醫院對口支援平谷區醫院。
此外,康復期病人和需要長期護理的病人今后也將有地方可去。張友表示,下一步將在部分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康復病床和護理病床,重新調整全區的病床設置。(記者方芳)
鏈接
每2000人有望設置一張康復病床
本報訊(記者方芳)據不完全統計,本市大醫院住院在半年以上的病人占到10%以上,這些已經渡過了危險期、處于康復期的患者,由于沒有康復醫院接收而長期壓床,無形中加劇了住院難。市衛生局昨天表示,將在平谷試點康復醫院建設,未來有望按照平均每2000人一張護理康復床位的標準在全市進行推廣。
“我們這兒還有病人住了3年多了,到現在無法出院,需要康復和關懷的病人無處安置。”平谷區醫院院長金大慶對該區將進行的康復院、護理院試點十分期待。
市衛生局副局長鄧小虹表示,全面推行康復醫院還要進行四個方面的探索,一是設置標準,目前計劃是按照每1000人0.5張床的標準,但也要根據轄區居住人群的年齡分布。像西城區老齡人口多,康復床位的需求量就大。二是轉院標準,什么樣的患者可以入住康復院、護理院應有統一標準。三是服務標準,如護士幾個小時翻一次身、每天做幾次肢體按摩,都會與大醫院不同。此外還有費用和報銷標準,需要與發改委和人保局進行協商。
鄧小虹透露,目前一些區縣已經申請設置康復醫院,有的是整個醫院改成康復醫院,也有的是在醫院內設置康復護理病區或病床。
相關新聞
新版醫保報銷目錄年底前出臺
新版醫療保險藥品報銷目錄年底前出臺,屆時,國家新增的418種藥品將全部納入其中。市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昨天做客首都之窗,對醫改方案進行解讀。
看病貴,特別是藥貴是網友最關心的問題。很多網友提出,醫改方案能否解決價格虛高以藥養醫的問題。市衛生局法制監督處副處長薛海寧介紹,基本藥物制度涉及到基本藥物的生產、流通、定價、報銷、評價等一系列內容,本市從2006年起已在社區開始探索,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出臺后,按照先補齊、后規范的原則,把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納入本市社區用藥目錄內。現在社區醫院共有519種使用的基本藥物,其中,包括國家規定的307種和根據北京實際情況新增補的212種藥物。應該說,本市實現了從原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零差率的政策向基本藥物制度的平穩過渡。
醫改方案也提出,今年要在所有的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全部實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到明年,大醫院中基本藥物使用也要達到一定比例。通過這些政策,應能較好地解決藥貴的問題。
“基本藥物制度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還能解決中間環節過多、層層加價問題。”薛海寧說,要求醫生優先使用基本藥物,肯定會降低費用。因為首先基本藥物目錄是國家統一制定的,規模很大,相應的成本較低;其次,基本藥物實行集中招標采購、統一配送,然后逐步實行零差率銷售,這也能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的問題。從定價方面看,基本藥物全部納入政府定價范圍,是在政府制定零售指導價格的基礎上,各地根據招標采購情況,確定最終零售價。
市人保局醫保處副處長王友學介紹,去年年底,國家出臺了新版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目錄,本市也將制定新的醫保報銷范圍。將國家新增的418種藥品全部納入,調整后的目錄藥品達到2400余種。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年底前出臺。(記者袁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