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奶協副秘書長引發的對乳業新國標中的《生乳》標準的爭議,最終引起衛生部門的重視。昨日,國家衛生部召開發布會,對新標準通過后“中國原奶質量標準全世界最低”的講法首度給出回應。
業內質疑新國標“倒退”
日前,業內廣泛討論,在3月出臺的乳業新國標是否倒退25年。爭議焦點之一在于,從數值上看今年6月實施的乳業新國標中,乳蛋白含量低于1986年的舊生乳國標。新標準中,乳蛋白含量設定為2.8%,但1986年的舊生乳國標為2.95%。
衛生部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在專家組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設置蛋白質指標為大于等于2.80g/100g,基于多方面考慮。首先我國目前奶牛飼養中粗飼料結構單一、優質飼草飼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質含量也相對較低。
其次,我國絕大部分奶牛在5~9月份進入泌乳高峰期,這個季節天氣炎熱,兩個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夏季生乳蛋白質含量明顯低于其他季節。
第三,來源于健康奶畜的、蛋白質含量低于2.95 g/100g的常乳是客觀存在的。聲明最后說,從調查情況看,荷斯坦牛奶蛋白質含量主要分布在2.8~3.4g/100g之間,新標準便于質量安全監管的順利實施。
菌落總數標準放松
另一備受爭議的新改動來自菌落總數。新國標生乳菌落總數從2003年每毫升50萬改為了200萬。衛生部的聲明對此解釋,目前我國奶牛小規模散養比例較高,這種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養殖水平低造成生鮮乳菌落總數相對較高。
“當前,《生乳》國家標準設置菌落總數的指標是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能夠保護大量中小規模奶農的利益,維護我國奶業穩定發展?!甭暶髡f,鼓勵企業在生乳收購中設置菌落總數分級收購標準,引導奶農標準化規模養殖,不斷提高養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