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昨天是冬至,冬令進補正當時??僧a量有限的中藥材資源,特別是道地野生藥材急劇減少,讓膏方價格年年看漲。今年各大中醫門診開出的膏方,總體價格較以往增長20%。日前,第194期東方科技論壇聚焦中醫藥國際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與會專家紛紛提醒,中藥材走出國門缺乏足夠的知識產權保護,正給產量吃緊、價格高企的國內中藥材市場雪上加霜。
低價收購國外制藥
由于中藥里有很多指向性明確的活性成分,利用中藥的臨床經驗開發新藥,其效率要比單純的化合物篩選高10倍,越來越多的跨國制藥巨頭都相中了中醫藥寶庫,把中藥材作為基礎原料,從中提取出藥用成分,并申請專利加以保護,發掘其在新藥研發中的獨特價值。僅今年1至9月,中藥材出口同比增長41.9%。
特別是,一些外資機構在藥材產地開設藥材加工廠,以優惠的價格收購最好的道地中藥材并在當地粗提加工形成凈膏,然后送到國外作為制藥的原料,卻將環境污染留在中國。而這種藥廠并非醫藥生產企業,無需經過國家藥品食品行政監管部門的批準,只要在當地取得工商許可證即可生產。如此,外國醫藥集團以較低價格掠奪了我國最好的藥材資源,然后以高附加值的成品藥銷往世界各地,不斷擠壓我國中藥市場。
保護產權提高“身價”
由于我國在中醫藥等傳統知識保護方面的法律規定尚處于空白,所以在中醫藥國際化過程中,必須首先完善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國家醫藥法律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宋曉亭教授提出,應盡快構建中醫藥國際合作中的知識產權合理分享機制,讓中藥材不再淪為西藥研發、生產鏈上的廉價原料,而成為一種優勢資源,并將這種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合作優勢。例如,抗甲型H1N1病毒的特效藥物“達菲”,其主要原料是產自廣西的八角茴香,而在“達菲”生產鏈上,這種不可或缺的中藥材只是廉價原料。若對產自廣西的八角茴香統一定價,并通過談判制訂該藥上市后的利益分配方案,將不斷提高中藥材出口過程中的身價。
同時,與會專家還建議,建立一個中藥信息公開數據庫,一旦國外企業申請涉及中藥的專利,專利審查員就能在數據庫中查詢到相關信息,基于專利申請“新穎性”原則,能有效阻止國外企業擁有中藥專利。同時,有步驟地引導國內科研院所開展群體性中藥專利申請,通過系統性的專利布局,為中藥材設置一個“知識產權保護網”。目前,這兩套方案正在提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為政府部門的政策制訂提供參考。(馬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