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彭富春:我反對愚昧國學
本報訊 (特派記者肖娟)昨日,本報關于全國人大代表彭富春關于國學教育建議案的報道發出后,多家網絡媒體轉載,引來網友極大關注,其中不乏反對的聲音。對此,彭富春坦然面對,并表示,對于傳統文化要有一種冷靜和理智的態度,對于國學的態度,不能絕對的肯定,也不能絕對的否定,而是要區分精華和糟粕。
昨日,彭富春針對網友的評論,先后發表了7篇微博,表述自己的觀點。他告訴記者,對于國學,學術界百年以來就有不同的聲音,有的認為是國之靈魂,有的認為是糟粕,而他自己,并不是國學的反對者,而是“主張真實的國學,但不主張虛熱的國學;不反對智慧的國學,但反對愚昧的國學”。
另外,他認為,現在大家普遍接受的《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并不是國學經典,只是明清秀才編的通俗讀物,是童蒙之學、啟蒙之學,把這些當成真正的國學經典進行推廣是不適合的。
彭富春還談到,現代的孝道應該賦予獨特的意義,首先,孝道要以獨立自主為基礎,不能只有孝的意愿而沒有孝的能力,否則就是空洞的孝道;更重要的是,不能假孝道進行奴化教育,否則就會傷害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孝道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在現代社會應該將其變為廣義的愛的教育,不僅強調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更要強調對整個社會、人類、世界的愛。
學者:國學教育尚未真正開始
朱曉安(團市委武漢青年志愿者協會國學傳承推廣總部負責人):武漢市推廣國學教育的私塾、書院、國學班等有20多家,這些機構對弘揚傳統文化、從素質教育角度培養好習慣、熏陶傳統美德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如何弘揚國學值得思考,若太拘泥于傳統形式,又容易把孩子們學迂了、學苕了。國學綿延了幾千年,每個家庭得益于國學很多,如百善孝為先、禮義仁智信等。傳承幾千年的國學根在家庭,但一些國學班瞄準企業老總等高端人群搞創收,我認為不可能走追求經濟效益這條路子。
葉匡政(微博)(著名詩人、文化批評家):我肯定不反對孩子讀經誦經;彭富春把要求孩子讀背《三字經》等,稱為“毒害青少年心靈”,顯然過于偏激。事實是國學教育還沒有真正開始,雷聲大,雨點小。記者袁毅
國學之爭爭什么?
林坤
“對于現在有的學校、家長讓孩子讀背《三字經》、《弟子規》的做法,我持堅決反對意見。說嚴重點,我認為這是毒害青少年心靈。”昨日《武漢晚報》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彭富春稱,我國國學教育“虛火過旺”。
猶記得去年一些地方對《三字經》做了“潔本”處理,重新編排后再發給學生學習。這件事當時還引起不小的爭議。所以讀還是要讀的,只要去其糟粕就好了。但誰來鑒別“精華”和“糟粕”?這種鑒別是否可靠?很多人隨后發出這些疑問。
其實,決定孩子要不要讀經背經,與決定經典里頭什么是“精華”和“糟粕”一樣,都是大人對孩子的教育權力在起作用。這跟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有權通過棍棒來教育孩子一樣,是“天生”的權力;放大到社會上,就變成了很多大人包括專門從事教育的大人,認為成人社會有權力決定孩子學什么不學什么、怎么學。因此我總在想,成年人替下一代做出的指引真的正確嗎?這也許是個不可考證的問題。那么,如果成年人必須做出指引,既然選擇了讀經,再繼續聽任他分辨好壞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所以有一些時刻,我很懷疑成人社會在教育上爭來爭去的,到底是教育本身還是施教的權力。當然不管結果如何,這種權力總是要落到某些人手里的。我想到《動物世界》里的一些場景,動物幼仔總是跟著父母學習,而很難通過整個族群的合力來掌握所有生存技巧;但人類不同,尤其是上學后父母就成了第二位的教導者,學校和老師則肩負起傳授歷史上積累下來的學問和智慧的責任。教育單獨成為一種分工,教育權力單獨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權力,恐怕正是人類社會與動物界不同的地方吧。
正因為如此,教育權也許默默無聞但影響深遠。回到國學和讀經的話題上,我覺得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抑或部分贊同,首先不要是權力話語的爭論,而要是教育理念的爭論。其次,孩子才是教育的中心和主角,應該為他們預留自我判斷和學習的權利。我們從各種奧賽、文體比賽中走過來,應該吸取經驗,千萬不要讓國學熱、讀經熱再次變成用來賺錢的東西,扭曲教育的東西。如此就夠了。本報特派記者周國強北京數碼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