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偷一萬現金判刑、偷百億股權竟然無罪?”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人大代表、中國僑聯常委、廣東省僑聯副主席麥慶泉強烈建議我國盡快修改刑法,將公民的股權、知識產權等列入公民個人財產的范疇。
記者昨天了解到,麥慶泉已經征集到“足額”的代表簽名,形成議案正式提交給全國人大。
人大代表、中國僑聯常委、廣東省僑聯副主席麥慶泉昨天向記者講述了今年他遞交建議背后的故事。
“一天,一個人找到我,向我投訴他股權被竊取又投訴無門,當時我一聽就大吃一驚”,他說,廣東某大公司準備投入一大筆資金去開發一個大項目,當時成立了一個項目公司專門負責運營,項目公司的股東中,除了該大公司外,還有幾個關系較好的自然人,并委托其中一個自然人負責全權管理該項目公司。
項目公司成立后運營并不好,負責管理的自然人就擅自主張,將公司以低價的方式賣給了第三方,期間并未征得其他股東的同意。其他股東報案后,公安局只是查了一下轉讓股權協議中的名字是不是冒簽的,雖然認定侵犯股權,但由于我國法律上的漏洞,并不能因此而用刑事手段追究當事人“侵犯財產”的行為。
征集到30個代表簽名
麥慶泉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展開了大量調研,“走訪了五六個這樣的案子的雙方當事人,”麥慶泉說,“最高的損失了上百億,最少的也損失了幾千萬,一個都沒有追回來,就是因為法律上有漏洞。”
在今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麥慶泉為此專門起草了《關于修改刑法將侵害股權的行為明文定性為“侵犯財產罪”的立法議案》,目前已經征集到30個代表的簽名,將正式提交全國人大。
麥慶泉經過調查發現,侵犯股權主要有三種行為:一是公民或法人派往目標公司的代表利用職務的便利,通過偽造簽名或簽章等手段,將目標公司股權占為己有;二是大股東利用管理公司的機會,出具虛假手續,將小股東的股權據為己有或非法轉讓;三是目標公司的管理人員,通過虛假股權轉讓合同、虛設債權沖抵債務、訴訟欺詐和洗錢等手段,將股權據為己有或非法轉讓。
目前對股權保護力度不足
麥慶泉表示,以上種種侵害股權行為產生的糾紛,一般被作為民事糾紛訴諸人民法院進行審理或者以行政處罰的方式解決,此種救濟途徑對股權保護及對侵害行為懲罰的力度明顯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侵占行為人所獲得的非法收益可能已被轉移或者揮霍,無法返還;二是侵占行為可能使公司失去有利的市場時機,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巨大損害無法挽回;三是侵占的非法手段多樣化,復雜化,系列化,無法通過一兩個訴訟實現股權返還的目的。
麥慶泉說,基于民事及行政救濟途徑的不足,有些被害人希望以刑事案件處理程序解決,但公安機關卻難以處理,原因在于:一方面,《刑法》分則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的“財產”是否包括“股權”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另一方面,即便認定股權屬于“侵犯財產罪”中的“財產”,侵害股權的行為與各個具體罪名也無法相吻合。因此,常見極不合理的刑罰現象:一萬元被盜或被侵占,可得到刑法的保護,而價值幾百萬、甚至幾十億的股權被非法侵占,則得不到刑法的有效保護,這與法律的宗旨相悖。文/記者王飛、楊進、陳翔、趙琳琳、柳建云、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