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與往日在太陽初升時升國旗不同,今天的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將改在慶祝大會開始時舉行。6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根據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北京天安門廣場應當每天升掛國旗。
2009-10-01 06:20:39
最新消息:參加閱兵的三軍部隊和群眾游行的群眾隊伍目前已經陸續進入天安門廣場。目前,天安門廣場上人潮涌動,一派喜慶場面。廣場上剛剛下過一場雨,夜雨已經停止,空氣清新宜人。一些媒體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在人民大會堂樓頂調試設備。
2009-10-01 06:19:34
最新消息:裝備方隊已經抵達長安街上的定位點。裝備方隊開始口令試音,敬禮聲一浪高過一浪。
2009-10-01 06:17:20
- 記者連線: 北京時間05時55分 本網記者羅琪北京世紀壇報道:中國網國慶慶典采訪團一行6名記者,于北京時間凌晨四點出發,前往國慶慶典媒體安檢地點:北京世紀壇,安檢時間已經在五點開始進行。據我了解的情況,我們應該是第三批接受安檢的媒體,主要是來自境內各新聞單位媒體,大概有1000人左右,分乘50輛大巴。在接受安檢之后,組委會給每位記者分發了早餐,早餐很豐富,有牛奶,餅干和水果。之前已有中央電視臺和外國記者等兩批媒體接受安檢,據有關人員通知,我們將在6點鐘出發前往天安門直播現場。
2009-10-01 06:13:31
最新消息:10月1日凌晨5點,參加國慶慶典活動的奧運冠軍劉翔、王楠等來到工人體育場集合。
2009-10-01 05:57:53
北京時間05時40分 本網記者馮竹北京北二環報道:凌晨5點30分,天蒙蒙亮,記者在北京北二環看到,交通狀況良好,車輛有序行進。公交車間隔不斷駛過,空駛出租車充裕。出租司機告訴記者,雖然有交通管制措施,但由于預備到位,并不影響出租車的正常運行,司機們希望用一天的工作來保證北京市民的出行,向祖國60年生日獻禮!
2009-10-01 05:50:18
夜里的北京寧謐而安詳,經過小雨洗刷的這座古都,即將迎來新一天的曙光。
裝飾一新的天安門廣場,花壇遍布的十里長街,融入國慶元素的“鳥巢”、“水立方”,張燈結彩的大觀園,這些景點為了迎接祖國母親60華誕,紛紛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在國慶節來臨前夕,中國網記者分赴京城各地,記錄下了北京城濃厚的節日氣息。請您跟隨記者的腳步,感受國慶前的北京。
2009-10-01 05:34:13
- 中國網: 最新消息:位于河北滄州的殲-11梯隊,地面雷達、氣象臺等相關工作人員為了保障今天梯隊順利通過檢閱徹夜未眠,正在做積極的準備。目前,進展順利,機務人員正前往機場。
2009-10-01 05:33:25
最新天氣:北京市專業氣象臺10月1日05時15分發布天安門廣場天氣預報,氣溫:18.9℃,相對濕度:97%,風向風速:北風 小于3級。世界矚目的新中國六十周年國慶大典即將在北京天門安廣場拉開序幕,天公作美,北京天氣今天將陰轉晴。
2009-10-01 05:30:41
- 中國網: 最新消息: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定于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地區及長安街沿線舉行。為保證國慶慶典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北京市國慶籌委會通知,2009年9月30日16時至10月1日聯歡晚會結束,在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分時、分段實行交通管制措施。其中,共調整241條公交線路,十一當天地鐵1號線從首班車起至15:30將全線封閉。
2009-10-01 05:26:15
最新消息: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的裝備方隊目前已經抵達長安街上的定位點。長安街上現在已經沸騰,指揮員的口令聲、戰車的轟鳴聲交錯在一起,一片繁忙的景象。所有戰車到位后,警戒人員迅速奔赴各自崗位。
2009-10-01 05:07:56
北京時間04時55分 本網記者馮竹北京西三環報道:凌晨時分,街上行人不多,西三環上運送國慶閱兵和游行人員的車輛成長龍式行進。記者來到中央電視塔、公主墳和玉淵潭公園,由于天還未亮,此刻的北京依舊籠罩在照明燈營造的氛圍里。
2009-10-01 04:59:23
- 中國網: 最新消息:一些參加國慶慶典活動的少年兒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集合。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將于10月1日10時在北京舉行。
2009-10-01 04:36:40
- 中國網: 最新天氣:北京市專業氣象臺10月1日04時10分發布天安門廣場天氣預報,氣溫:19.5℃,相對濕度:97%,風向風速:西北風 小于3級。
2009-10-01 04:29:51
閱兵是古今中外檢閱武裝力量的一種隆重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軍事儀式。隨著時代不斷變遷,閱兵的形式與內容在不斷豐富,閱兵的目的在不斷發生變化。當今社會,閱兵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和平時期,通過閱兵可以達到居安思危的目的。隨著和平與發展的不斷深化,閱兵會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提醒國民居安思危的重要形式與手段。
2009-10-01 04:16:29
從1949年到1999年,新中國先后進行了13次國慶閱兵。
從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要舉行國慶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對國慶制度進行改革,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后來,因“文革”影響等原因,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1984年,新中國成立35周年時,恢復了國慶閱兵。至1999年的國慶50周年閱兵,又相隔了15年。
三個階段的大閱兵,充分展現了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飛速發展。開國大典閱兵式,閱兵部隊裝備是“萬國造”;1959年,受閱武器裝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化;1984年,受閱武器裝備共28種,全部是中國自行研制的,核武器首次亮相;1999年,新裝備占90%以上,是我軍歷史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慶閱兵。
2009-10-01 04:05:49
再有不到七個小時,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就要隆重舉行了,這其中最吸引人們眼球的無疑是閱兵式。
60周年大閱兵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大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展示改革開放30年特別是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果,顯示中國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定決心和意志,展現人民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精神風貌。
在60周年大閱兵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將鏡頭回放,再看60年歷次閱兵,重溫經典的畫面。
2009-10-01 03:52:34
- 中國網: 最新天氣:北京市專業氣象臺10月1日03時20分發布天安門廣場天氣預報,氣溫:19.7℃,相對濕度:97%,風向風速:西北風 小于3級。
2009-10-01 03:38:57
60年風雨歷程,祖國各項事業飛速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涌現出許多英雄、模范,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他們用自己的事跡和身軀,鑄成了共和國歷史上一座又一座不朽的豐碑。
在創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歷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祖國的驕傲,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最直接的教材,是激勵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
2009-10-01 03:30:46
- 中國網: 最新消息:中國駐意大利、瑞典、阿爾巴尼亞、波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克羅地亞、波蘭、冰島、馬其頓、黑山、俄羅斯等國使領館以及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連日來分別舉行國慶招待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2009-10-01 03:15:01
60年前的10月1日,一個聲音宣告了一個國家的誕生,“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新國新夢,由此萌動。
60年過去,往事歷歷在目,卻又恍若隔世。縱向看,中國已經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變為一個總體富裕文明的國家,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變為一個初步繁榮強盛的國家。橫向看,中國已經從世界舊格局的抗爭者成為新格局的積極參與者,從國際舞臺的邊緣走到鎂光閃耀的中央。
新中國60年,上演了這個星球上波瀾壯闊的一幕。
2009-10-01 03:11:36
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新中國的體育事業走過了60年不平凡的拼搏歷程,體育事業的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的縮影。60年來,伴隨著中國社會的滄桑巨變,中國體育迅猛發展,全面進步,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成為舉世公認的體育大國。我國逐步形成了以奧運會為最高層次的競技體育發展戰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截至2009年8月,中國運動員獲得的世界冠軍數已達2310個,創、超世界紀錄達1195次。”
2009-10-01 02:56:45
- 中國網: 最新天氣:北京市專業氣象臺10月1日02時20分發布天安門廣場天氣預報,氣溫:20℃,相對濕度:97%,風向風速:東風 小于3級。
2009-10-01 02:41:22
建國60年來,我國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衛生醫療機構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人民群眾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60年來,通過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嚴重威脅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從1949年的20000/10萬下降到2008年的268.01/10萬。
建國初期,全國只有醫療衛生機構3670個,醫療床位8.46萬張,衛生技術人員50.5萬人。當時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基本上集中在城鎮,醫療設備極其簡陋,醫療技術水平低下,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缺醫少藥,得不到基本的醫療衛生保障。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8年底,我國擁有衛生機構27.8萬個,另有村衛生室61.3萬個,覆蓋城鄉居民的衛生服務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全國醫院床位總數403.6萬張,千人口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83張;全國衛生人員數達616.9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達93.8萬人;全國每千人口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3.8人。
2009-10-01 02:27:39
- 中國網: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極其薄弱,1949年全國各類圖書館只有55個,文化館(含群藝館)896個,博物館21個。經過60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迅速發展,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820個、文化館(含群藝館)3218個、博物館1893個,分別是1949年的51.28倍、3.59倍和90.14倍。鄉鎮文化站從無到有,達到4107個。到“十五”末期,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2009-10-01 02: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