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媽媽是‘中心’”
1952年,鄧小平從西南局調到中央工作,卓琳也帶著全家一同來到了北京。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鄧小平對自己的妻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風頭。于是,卓琳多次謝絕了一些單位、團體請她參與工作的邀請,一門心思為鄧小平當秘書,整理日常文件。“他看完的文件要發的,就交給秘書。他要收起來的文件,由我負責存檔。這些文件他看完后,我一一登記好,再用三輪車送到中央辦公廳存檔。”有時忙,她和鄧小平一直勞碌到深夜。卓琳就是這樣默默在鄧小平背后奉獻著,從不給他添亂、惹是非,從沒想過從政參政,只是盡職盡心做好自己認定的份內的、力所能及的工作。
女兒鄧榕回憶說:“爸爸老在忙工作,不大管我們,因此對我們來說,媽媽自然就比爸爸更為親近。媽媽不僅在生活上照料我們,在思想上,乃至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對我們來說,媽媽的影響力都是非同尋常的。”卓琳曾是北大物理系的學生,結果三個子女也都相繼考上了北大物理系。從這一點,足見在潛移默化中母親對子女的影響力之大。
在家里,卓琳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家管好,把孩子看好,不讓小平操心,讓他專心致志地干好工作。在三年困難時期,鄧小平愛喝龍井茶,比較貴,也愛抽點煙。一向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的卓琳對丈夫舍得開支。每天上午下午,她各給丈夫泡上一杯濃濃的龍井。鄧小平喝完后,她自己則接著喝剩下的茶根。
一大家十幾口人在一塊吃飯,卓琳在三年困難時期為保證丈夫吃好一點,要他單獨吃,鄧小平不干。后來,她就派次女鄧楠一個陪著老爺子吃。可不久,老爺子又堅持要跟大家一塊吃。卓琳沒轍了,只得單獨給他炒一個菜。結果,就這一樣菜,到了飯桌也叫老爺子“給你點、給她點”而“處分”了。最后,卓琳沒辦法了,就讓一大家都吃一樣的,誰也不再享受“特殊待遇”了。
在生活上,卓琳給予鄧小平無微不至的照顧。鄧小平一年四季穿什么衣服,蓋什么被子,每天晚上吃幾粒安眠藥,都由她安排。夫婦倆恩愛有余,心心相印,患難與共,兩人幾十年來從沒紅過臉。
卓琳夫婦倆都非常喜歡孩子,同他們在一塊備感天倫之樂的溫馨。他們自己的5個孩子、鄧小平的妹妹及妹妹的孩子、卓琳姐姐的孩子都生活在鄧家,由卓琳照顧。同時,她還十分關心老戰友的孩子,并盡力幫助老戰友。
鄧小平也喜愛大家庭中暖融融的氣氛,和孩子們在一起,他總是無比開心。他平常沒什么話說,但跟孩子可有話說了,逗呀、抱呀。在鄧小平晚年時,卓琳“規定”孫輩每天定時要看爺爺,要來親爺爺,要來爺爺這里坐一坐。每天老爺子還沒起床,卓琳就把孫輩抱到他被窩里去陪老爺子。“他呀,最喜歡跟小孩玩了。小孩在他辦公桌底下玩啊鬧啊,他有事則專心地做自己的事,沒事時就跟他們玩,或分發給他們一些巧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