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行動計劃》,啟動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全面完成2010年度農村環境連片整治任務,共落實配套資金近4億元,支持72個建制鎮、800多個行政村開展整治工作,215萬農民群眾直接受益。“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總數達到20個;累計建成17個國家生態縣(市、區),占全國總數的近一半;建成238個國家級生態鄉鎮、44個國家級生態村;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總數達7家,占全國一半左右。創建水平繼續“領跑”全國。
(四)政策科技改革創新
出臺《江蘇省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排放水污染物許可證管理辦法》和《太湖流域環境資源區域補償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通榆河沿線正式啟動環境資源區域補償工作。與省保監局、省政府金融辦共同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啟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試點。加強與金融部門合作,開展與銀行征信系統的信息對接。
參加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的科研工作。6家單位開展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建設。36個項目獲2011年度江蘇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頒布《江蘇省車用汽油》標準,制定《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共有222家單位獲得環境保護部頒發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省級環保引導資金從5億元提高到8億元,爭取中央環保專項資金超過9億元。
(五)環境監測與信息
對213家企業進行省級監督性抽測,抽測率達到20.3%,獲取質控抽測數據6577個。監測站達“國標”建設全面啟動,南京、無錫、江陰等15家監測站通過驗收。2011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與運行考核江蘇居全國第三。建成太湖流域“高標準、全覆蓋、最先進”的水環境自動監測站網。率先實現覆蓋省轄城市的PM2.5、CO、O3指標的試點監測。在全國環保系統率先建成遙感數據直收系統。開展環境自動監控系統運營管理及績效評估調研。成功舉辦了全國環境應急監測大演練,圓滿完成“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環保部考評為優秀。江蘇省和南京市“十一五”環境質量報告書獲得環保部評選一等獎。
以“生態江蘇、數字環保、信息共享、科學管理”為原則,啟動了"1831"全省生態環境監控系統建設項目,建成了上接國家環境保護部、下連各市、縣的環保專用高速網絡系統。江蘇環保網站被環保部評為“2011年度省級環保廳(局)優秀政府網站”。建成物聯網太湖流域水環境信息共享平臺。采用物聯網先進技術,建成覆蓋流域內282家重點污染源、75個水質自動站、21個湖體監測點位的湖體水質趨勢面分析系統和太湖藍藻遙感預警監測系統,實現太湖流域水環境的多角度展現和全方位立體化監控。
(六)環境執法監督管理
徐鳴副省長親自帶隊明查暗訪10次,共檢查13個省轄市21個縣(市、區)17個各類工業園區,共84家企業。針對暗訪中存在的各類環境違法問題,徐省長要求通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認真抓好整改,責令嚴肅查處。全省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54.58萬人次,檢查企業23.67萬廠次,立案查處3527家違法企業,掛牌督辦404個重點環境違法案件。對43個重點整治地區(園區)、30個熱點難點問題及288家重點整治企業的突出環境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公開曝光10大典型違法案件。省本級及13個省轄市按照國家規范要求建成污染源監控中心,太湖流域實現縣級監控中心全覆蓋。940家國控重點企業安裝了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率為99%;924家完成驗收,并實現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組織開展全省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專項行動,排出重點環境風險源5210個、環境安全隱患1067個。組織全省首屆環境應急能力大比武,舉辦各類應急演練近30余次,重點風險企業和化工園區演練上百次。與上海、浙江、安徽三地聯合編制了長三角地區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馳援互助程序。省廳領導10人次參加接訪,接待群眾8批28人次;帶案下訪56人次;119個市、縣(市、區)環保局領導1091人次參加接訪;全省環保部門共受理群眾環境訴求82977件/次。
(七)宣傳教育和國際交流
召開環境狀況公報等新聞發布會,開展“生態江蘇在行動”系列環保公益宣教活動。建成206家省級綠色學校(幼兒園)、79戶省綠色家庭、137個省級綠色社區,69個社區通過省級綠色社區復查。評選表彰88所先進綠色學校、62家優秀組織單位和164名先進個人。
接待30多個外國代表團來訪。分別與日本福岡縣環境部、丹麥王國環境部、瑞典東約特蘭省環保廳、美國加州南岸空氣質量管理局、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等簽署環保友好交流合作協議。與韓國忠清南道環境綠地局舉辦第15、16屆環境行政交流會。與美國環保局大氣司合作開展大氣環境質量數據實時發布和預測技術研發應用。成功舉辦2011中國(南京)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美國、瑞典、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50多名政府代表參會,共有10個國家和地區的281家環保企業參加,其中有50多家境外企業參展,簽訂合作意向6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