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報告》權威解讀訪談現場 中國網 趙娜
中國網:
“中國訪談·世界對話”,這里是中國網“兩會”訪談。
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做了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和成績,以及“十三五”開局年的發展成就,介紹了2017年的目標和重點任務以及舉措。本期節目我們特別邀請到三位嘉賓對報告中的內容交流看法。他們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毛壽龍教授。
毛壽龍:
大家好!
中國網: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教授。
趙錫軍:
大家好!
中國網: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團研究員。
楊團:
大家好。
中國網:
歡迎三位今天做客我們的節目。
我們看到,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總理說“‘十三五’實現了良好開局”;同時,2016年也是世界經濟增速最低、中國經濟困難極大的一年,而總理對這一年經濟情況的判斷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出現了諸多向好變化”。首先想請問三位老師, “十三五”的良好開局體現在哪些地方?你們看到的“諸多向好變化”又是什么?對總理提到的去年采取的政策措施,哪些讓你們印象最深刻?
趙錫軍:
我覺得總理的這個報告,“緩中趨穩,穩中向好”這個判斷,對整個2016年經濟的走勢來看還是恰如其份的,我感覺是比較恰當的一個判斷。確實,給我印象最深的,在2016年的經濟工作當中,在2016年一開局的時候,我國金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波動,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匯率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有一些資金外流,經濟增速在第一和第二季度都有所放緩,這個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由于經濟增速的放緩,資金的外流、市場的波動帶來了對正常經濟運行的一些干擾,再加上外部的一些壓力,使得我們的經濟在整個一年起始的階段就出現了比較大的挑戰性的情況。但是我們后來采取了一些措施,從第二季度開始不斷采取措施和加大力度,使得經濟和市場的穩定性不斷向好。到了第三季度,特別是在第四季度的時候,各項經濟指標都開始有所好轉和回升。年終來看,我們可以看到,總理在報告里面講到了,我們的經濟增速達到了6.7%,整個一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物價也控制在2%。所以從這兩個主要的經濟指標——增速和物價來看都是不錯的,6.7%在全球來看,在全球那么低的增長速度來看,6.7%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增長速度了,說明我們的經濟在這一年開局還是不錯的。
另外還有一些改革方面,我的印象也很深。去年的財稅和預算的改革也推進很快,包括營改增的改革等等,都推進得很快。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當然,措施也是比較多的,在去年,從宏觀政策調控方面的變化看,在財稅方面,包括“三去一降一補”推進的力度,實際上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最終的成績,我覺得很不容易,來之不易。
毛壽龍:
從面上來講,我覺得這份《政府工作報告》和過去的《政府工作報告》一樣,當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應該說表現更加突出。作為政府運作的一個框架性的文件,它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對于去年工作的總結,對于今年工作的展望,以及相關措施的推出,應該說實際上是兩個年度的一個框架性的文件。這個框架性的文件我們說從比較虛的一般性的憲法法律框架,一直到比較靈活的一些政策性的框架,這是一個工作性的文件,我覺得這一點應該說是我們政府能力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
我比較了一下世界各國的情況,我發現中國政府的能力和世界各國政府的能力相比,其中一個指標就是《政府工作報告》的質量。從很多發達國家的角度來看,甚至是特朗普剛剛說過的國情咨文,這個質量都沒有我們的好。現在很多發展中國家都在向中國學習經驗,其中如何把《政府工作報告》寫好,我覺得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是中國可以向世界貢獻智力的指標。在中國,我們學習治理、善治,全世界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學,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其他很多專項報告,以及這兩天我們人代會要發布的一些報告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從稍微遠一點的距離來說,這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是質量非常高的。
楊團:
我去年感覺比較深的有幾塊,有一塊是關于農村,因為農村去年出臺了很多有關的政策。包括土地的三權分置、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等,一直到了去年的12月26日,政府還在出文件,就是關于農村改革的,連續出了很多這個方面的文件。這些文件在落實過程當中引起了地方的,包括農民、合作組織、村委會干部,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反響和意見。我是最近參加過幾個有關的會議,我的感覺是,大家在大方向上是比較一致的,就是說農村改革不能走私有化的路,農村改革還是要突出怎么樣能夠通過一種集體的、公共的方式,讓農民的組織、讓農民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這個集體經濟組織是怎么樣的做法,它是不是就等于合作社?這里的爭議是非常多的。但是起碼我覺得,從去年來看,這一塊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而且對于集體經濟的呼聲,或者說怎么樣能夠給農民帶來更多的公共產品和公共利益,這個方面是得到了政府很大的重視的。
第二個跟這個相關的就是扶貧領域。去年的扶貧開局,第一年的成效應該講是相當不錯的。從數據上講,大概脫貧了有1300多萬人。而2014年底的時候我們國家當時公布的數據大概是7000多萬,到2015年底的時候是5600萬—5700萬的樣子。在2016年,這樣下去,也就是說如果以后每年我們能夠堅持一年脫貧1000萬,那么就能夠達到2020年基本上脫貧的這樣一個目標。所以這個工作是抓得很緊的。盡管關于精準扶貧也有很多的討論,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是大方向認為中國就是要脫貧,特別是在農村的脫貧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這次提的一個很重要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就是說把這個是貫徹進去了。這一類的,除了扶貧以外,還有在老年服務方面,也是在去年很明確的關于長期照護失能失智老人的津貼,特別是重殘人補貼的發放,還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長期護理的試點。也說明對老年人這個群體,尤其是對于失能失智人的關注,比過去應該說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這個應該說都是屬于去年在民生方面的亮點。
中國網:
三位老師從各自專攻的領域都看到了《政府工作報告》特別突出的一些亮點。我們就順著三位老師研究的方向來看,我們看到,總理在報告中明確列出了今年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對GDP增長6.5%的目標,請問趙院長怎么看?
趙錫軍:
實際上每年大家很關心,剛才毛教授也講到了,《政府工作報告》是跨年度的,對上一年度政府工作的總結,對下一年度的展望,以及一些政策措施的設想和安排。大家很關心的,由于中國經濟現在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目前經濟總規模已經好幾年位列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同時在貿易規模上面來講,已經是世界第一了。所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的各個方面都很關注,一個很重要的關注點就是中國經濟確定的增長速度。
以前,通常情況下說我們定一個速度,每年都有一個速度的要求,然后把它作為一個任務,在這一年的工作中間落實下去,貫徹下去,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最近這兩年我們對于這個目標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從一個具體的數字,慢慢地把它擴展成一個區間,并不完全盯著這個數字。同時它畢竟是一個預期的目標,所以不一定就是說一年過了以后完全是這個目標,有可能因為這一年的各項因素的變化,環境的變化、條件的變化會有些差異,這一點我們現在也開始能夠慢慢接受了。同時,對于經濟工作,除了增長速度這個目標以外,我們現在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考慮,比如說物價、就業,比如其他的民生方面等等,我們考慮得更加廣泛了,經濟工作的內涵更加豐富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目標經濟增長速度是一個考慮,但是跟以前相比,仍然有了一些不同的變化。
對于2017年的經濟增長確定6.5%,我覺得這個還是比較恰當的。因為從我們經濟增長的模式變化來看,從我們經濟增長的動力變化來看,從我們經濟增長面臨的環境變化來看,確實跟原來所面臨的恒量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我們面臨著一個相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好的外部環境,再加上我們相應的起點比較低,所以這個速度比較快,很正常。但是到了目前這個狀態,首先我們的動力在發生變化,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我們面臨著更多創新、原創性的東西,要求有更多的高質量的東西產生出來,這個動力是完全有差別的。
另外,從最近幾年來看,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2017年開始,主要國家主要環境都在發生變化,所以不確定性會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們現在的情況,確定一個6.5%的目標,盡管看起來比前幾年要低,但是我覺得是實事求是的一個考慮。
中國網:
看來這個目標還是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做的一個考慮。我們也看到,剛剛趙院長提到了,這個目標還包括一個就業的問題。我們也看到今年的目標中,預期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比去年多了100萬人,突出了重視就業的導向。請問楊老師如何看待這一點?
楊團:
就業應該說是最大的民生,只要是把就業問題解決了,老百姓就能夠安居樂業,能夠通過自己的創造來安頓自己的生活。所以這次這個文件非常明確地突出了就業的作用,把它放到了第一位。這個我想也是因為我們在經濟轉型走向新常態的過程當中,正是因為經濟轉型當中甩下了一批人。甩下的這批人,導致了今年新增就業的人口增長,這個形勢還是比較嚴峻。但是從去年開始,我們其實在就業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方法,而且對幾類重點人群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式去推動他們就業問題的解決。
楊團:
第一類就是高校畢業生。這個部分的人口是在增加的,在今年新增的這100萬里面,有相當一批其實是高校畢業生。
第二類是因為產業結構調整,有一些企業會甩下來一些職工。這些職工怎么就業?
第三類就是農民工。農民工在城市里面,因為企業本身的變化,所以農民工原來的就業是一種很臨時化的,現在臨時化的就業不行了以后,他們到哪里去?
現在要解決就業的問題,其實有幾個方面都還是比較有效的:
第一是倡導“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且建立很多小的企業。去年小企業的增長率就很高,我們看到文件當中講到是增長了24.7%,這是很高的增長率。
第二是對于年輕的大學生,還有對于這些農民工,更多的是推動他們返鄉創業,形成一個產業集群。這一部分也還是不錯,有一個帶頭的,昨天電視里還播出了,是一個耶魯大學的學生,他畢業回來以后在農村做一個黑土麥田的組織,他自己就帶隊到村里當村官。他這一帶隊不要緊,就帶了一大批還都是屬于名校的高材生,包括我們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我的學生還有一個去了。這些人下農村去做村官,做組織合作社,通過他們的帶動作用,又帶了一批人。所以這部分的發展,確實是有一些新的氣象。
這個部分怎么樣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加強?農村應該講是一個很廣闊的天地,還有城市和農村的接合部,就比如說北京郊區。還有現在講京津冀的協同圈,其實協同圈是一大片里面的一部分,城市是星星點點的,連成片以后,這個城市和那個城市當中的區域,就變成了一個新型的城鄉結合部。這個地方的發展,已經不純粹是耕作的農業,它可以發展各種各樣的體驗經濟,可以發展各種各樣的服務經濟。所以就業的門路應該是多元化的、廣闊的。如果朝著這個方向去走,我覺得今年解決新增100萬人的就業還是有希望的。
中國網:
我們也看到,總理強調,要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把握5個要點,其中多數說法過去也是說過的,比如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推動結構優化升級等,但其中的具體內容與去年相比又有不同,比如強調“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底線”。請問三位老師,對這5個要點的具體內容,注意到哪些新的內容?
毛壽龍:
這些方面,一個方面是保持了2016年的連續性,另外一個方面,就看到2017年還是有很多新的增長點。除了這些以外,其實還有很多非常具體的一些東西。比如說我們現在特別強調特色小鎮的發展,這個實際上就是在城市發展空間已經比較有限的情況下,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庫存,尤其是房地產業。特色小鎮這個發展應該說已經提上了一個新的議事日程,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的方向,也是增長點。
還有一個就是農村本身,我們說近30多年來,從80年代開始,應該說農村沒有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從2016年的農村發展就可以看出來,有些地方就一直沒有跟上。發展的非常好的地方是什么特點呢?就是政府政策很到位,而且的的確確幫助農業、農村,有一個很好的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基礎,尤其包括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而且這些領域的新的增長點比城市經濟或者說企業經濟、大規模制造業的那些經濟,應該說它們更有對于經濟困難的耐受力。我經常看到很多地方,新開始的農家樂,全民的旅游,特色小鎮,實際上還沒有進入盈利期,可能是80%、90%都是虧損的,但是它很有堅持性,就是這種堅持的力量和進一步發展的力量、創新的力量。我觀察了以后發現,這個經濟發展的潛力是非常廣闊的。
毛壽龍:
尤其是在現在的互聯網時代,過去講金融安全,現在講守住金融安全,這個內容是很不一樣的。我們現在看金融業發展,國際上比較有幾大特點的時候形成了一個野蠻生長和快速增長的勢能,這個勢能就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債務非常多的情況下,金融的發展基礎非常好,包括企業債、國債、個人債、地方債、政府債都是一樣的;二是房地產資產價值提升了以后,金融空間也特別大;三是當生產能力過剩這個特點比較顯著的時候,金融發展的市場空間也很大;四是貨幣超發。這四個因素如果都起作用的話,金融的發展就會是一個爆發性的增長,有時候是雪崩增長的過程。如何守住金融的底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杠桿快,都是過剩的,這個東西什么時候變成破壞性的力量?金融有可能是破壞性的力量,有可能導致大出血,有可能導致輸血經濟。包括金融也是這樣,在變化時期,有的人生活很富裕,有的人生活沒有保障,要失業,要進行調整,夾縫當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這些人怎么保障?過去我們保障不夠,現在要守住底線,所以說金融安全底線、民生底線、環保底線。
我們過去的環保的底線實際上是沒有堅守住的,包括空氣的霧霾,包括水污染,也包括土壤的污染,這個污染我們說現在是花了很大的代價去做治,這個代價花了多少,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底線的問題。有了底線我們就知道,我們現在經濟增長很困難的情況下不能犧牲環境,不能犧牲金融安全,也不能犧牲社會保障,也不能犧牲就業,有這么一些點,然后再改革開放,再把各種各樣的發展積極的措施推出去。一方面我們說積極地往前推,又守住底線,同時又控制速度。
毛壽龍:
所以剛才講的6.5%這個東西,實際上有治理意義。我們過去講計劃經濟的6.5%指標,分解下去完成任務就行了。現在我們不是,我們把6.5%放在那里,讓大家都開始努力。如果是3%多,股市可能星期一馬上就有反應,金融市場和國際上都有反應,馬上會傳導到國際市場上對中國的投資,或者是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格局都可能真的發生變化。所以6.5%是一個方面,自己通過加速可以得到的,過去我們天時地利人和,10%幾、20%幾的增長速度,我們剎車到8%,沒剎住是7%。現在我們可能自然是2%、3%、4%、5%,通過努力發展,才能夠達到6.5%,各個方面都瞄準這個方向。大家到底怎么樣?是6.6%還是6.3%,這個是一個格局的變化。
楊團:
金融安全底線是不是第一次提出?底線思維有。
趙錫軍:
底線思維是比較早就提出了。
楊團:
中央報告里面金融安全底線是以前沒有提出過的。
趙錫軍:
金融以前是這么提的,最早是在2013年到2014年的時候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而不是籠統地說“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線”,但是這個底線思維一直是有的。剛才毛老師也講到了,我們現在的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有很多新的情況出現。特別是2008年出現全球金融危機以后,各個國家都在應對這個危機,很多國家都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我們國家也采取了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方案,當時是4萬億的措施,在全球都是非常著名的。當然,對于度過那場危機,對于中國從危機中間走出來,我覺得對于世界經濟的增長都有巨大的貢獻。
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后遺癥,就是我們在那個階段大量的、集中的投入,主要就是在這些產能上,原來基礎設施,一些傳統的產業里面投得非常多,積累了大量的產能,這個產能隨著最近幾年我們經濟增長的要求高了,對于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要求高了,差不多十年前的產能就不適合于現在的需要了。所以我們要把傳統的老的部分去掉,這就帶來了一些問題。因為那個產能增長是靠借債、靠貸款積累形成的。去年的話,那個債怎么還?這就是有風險的。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在談創新的時候我們說到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創新帶來了金融業在互聯網上的發展,剛才毛老師用到了一個詞“野蠻生長”,確實,在互聯網金融剛出來的時候沒人去管它,確實有一些野蠻生長的成份,導致了一系列風險事件的出現。而且這個風險事件的出現,跟以前傳統的金融風險不一樣,涉及到的范圍非常廣,人數非常多,標的也非常高。比如說我們看到的像昆明的泛亞事件、e租寶的事件、上海中金投資的事件,一個風險事件往往涉及到幾百億標的的案子,幾十萬人,有些甚至都是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這個錢卷進去了,都很難拿回來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風險點。這個報告里面專門提到了互聯網金融風險。
毛壽龍:
這實際上涉及到民生風險,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錢,生活錢。
趙錫軍:
金融風險確實涉及到民生的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守住金融風險的底線,包括債務問題,包括互聯網風險的問題,包括其他領域里面不良資產集聚的問題,也包括經濟和金融出現的泡沫、高杠桿,有些脫實向虛的趨勢,這個對于我們將來的經濟發展是不利的。所以這個地方守底線,實際上是扭轉這樣一個趨勢,讓金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這個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是我補充毛老師剛才講到的話題。
中國網:
看起來好像金融跟老百姓的生活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其實并不是這樣,其實跟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守住金融風險的底線,其實也是守住了我們民生的底線。
楊團:
而且有意思的是,最近我們的電視里大量的都是告誡老百姓不要上當受騙,大部分都是屬于金融詐騙。
毛壽龍:
和金融風險的抵抗能力有關系,一開始玩金融的人,比如說你去燒錢的那種投資基本上是閑錢,跟生命有關的,跟生活有關的不能放在金融當中。
楊團:
因為有互聯網+,因為金融的方式,技術發展的,用網絡、打卡這樣的一些方式,所以和老百姓直接相接了,這個底就是老百姓,不光是什么機關、企業這些單位了。
毛壽龍:
太沒有門檻。
楊團:
所以金融方面的風險,現在變成老百姓自身都需要防范了。
毛壽龍:
現在就是你的零花錢都在金融里面,也是金融的錢了,原來的零花錢都是M0。
趙錫軍:
銀行的儲蓄。
楊團:
所以這就是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
毛壽龍:
原來在口袋里面。
楊團:
金融的發展,整個環境發生變化了,所以很多風險就互相連在一起了。民生保障方面的風險,底線是政府一直非常重視的,所以應該講,這個方面不像金融安全這個風險,現在看起來好像還是大家有點忐忑不安。民生方面應該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也是已經開始重視了,就是前面所說的,對于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保障。中國現在失能失智的人我算過一個大賬,大約是失能的4000萬,失智的1000萬。因為失能失智的不光是老人,殘疾人里面還有一些是失能失智的,還有星星雨自閉癥的,不光是兒童,有一些人終生需要你來幫助,而且是很嚴重的。再把這樣一批人算起來,中國失能失智的人口是6000萬到7000萬,所以這是很大的數字。
對于這些人,用什么樣的方式來保障,應該說現在中央已經重視到這個問題了,但是它不應該是很簡單的,就是你有什么需求我給你錢,而是建立一整套關于長期照護的保障體系。那么這套體系在國際上因為人家老齡化得早,所以這個問題里面他們有很多的經驗教訓。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汲取人家的經驗教訓,把長期照護的這樣一個保障體系認真地建立起來?這是保障我們今后20年、30年甚至50年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這一塊,我覺得也是屬于民生保障的底線,是應該特別予以關注的。
中國網:
其實剛剛趙院長還談到了賦稅的問題。我們也看到,去年“玻璃大王”曹德旺接受媒體采訪,吐槽說中國稅太重,企業負擔重,引發了很大范圍的爭論。三位老師覺得,中國企業的負擔重嗎?總理在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多措并舉降成本,特別是要大幅降低非稅負擔。你們怎么看待這一點?
毛壽龍:
這個方面我們曾經有過一個比較長期的觀察,我們公共政策研究院有一個稅收觀察的項目,一直在觀察稅收的痛苦指數,我們國家不是最重的,也是在非常重的之列,這個是有數據表明的,我們有報告。
我們去年對企業家做過一個調查,這個調查后來參與的學者把它說出去了,曹德旺說完了以后,他們又去說死亡稅率,這個報告總理拿過去了。所以這個方面我們也是調查到了,企業家比較普遍認為稅收是比較重的。去年應該說減了很多稅,減了5700億,而且還把利息也減了,所以是9700億。但是我們去調研的時候,發現企業家好像沒有很深刻的獲得感,感覺總理所講的,像公共服務一樣,最后一公里沒有到,就是老百姓,企業和群眾沒有一種獲得感這樣一種感覺。這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我們也在琢磨這個問題。也許人家減完稅了,他沒減,那個有問題。所以總理現在強調,去年是減稅,把很多赤字都用于減稅方面了。今年還要在減稅的基礎上減費,把費也減了。因為很多企業說有500多項,最后有人說沒有500多項,是300多項。500多項可能是名目上有的,300多項是實際運作的,還是有問題,所以費這個問題還是很重的。
實際上我們自己的科研人員都可以感覺到,按我們自己的課題來看,一百萬,原來是5.5%的稅,現在營業稅取消了,改別的稅了以后,6.5萬塊錢,開票,立即把自己的現金拿去交稅去了。如果是企業的話,那都是活血,你是1000萬的話,比我們那個還要高一點,我們高校的5.5%改成6.5%還是不多的,他們是20%幾,他們馬上200多萬的錢就沒有了。你想像一下,他的利潤還沒有產生,經營行為還沒有發生,稅金就已經交掉了。再加上各種各樣的管制人工費,這個費那個費,可能直接的行政管理費就是百分之二三十,你的經營資金還有嗎?我們自己的感受,對高校里面自己課題費的感受,完全可以感覺出來,何況是企業?經營一個企業是不得了的。它的利潤越來越少,企業好的時候大家多交一點稅多貢獻就算了,企業差的時候,這個壓力,稍微有那么幾個稅費一運作,它就死了,流動資金就沒了。
中國網:
所以總理在報告當中明確提出,要多措并舉降成本,其中就包括了給企業減負減稅的問題。
趙錫軍:
據我個人的觀察,跟一些企業家的交流,也了解他們的一些想法。我跟財稅方面的這些研究專家也有一些交流和溝通,實際上可能由于我們稅收制度的改革,還有就是在財稅管理方面的一些變化,會造成不同的群體、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剛才毛老師講到的營改增的部分,按照測算減稅應該是5000多億,再把其他的算在里面。但是營改增的前提就是你的管理制度比以前嚴密多了。原來可能是對于小企業,報稅制,另外一些小企業有一些偷漏稅的等等,現在你要獲得減稅就必須要規范,要規范所有的東西都要開票。這樣這個結果,原來報稅的可能會增加一些成本。原來偷漏稅的不行了,他要獲得這個減稅的待遇,他就必須得去弄規范了。這個可能是剛剛開始的階段,他會有這個情況出現,有這個效應。
楊團:
我們算的5000多億,是不是其實并沒有減?就是一個數字?
毛壽龍:
表格上減了,工作的時候沒有感受。
趙錫軍:
他們沒有感受,但是就是一些大的行業,因為它們本來運作就規范,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管理能力的提升有要求的,要享受這個,就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對于中小企業、個體企業等等,確實是有一定的壓力。
毛壽龍:
原來我們很多地方政府都是一種放水養魚的政策,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一些開了國稅的票,地方稅就算了,交了地方稅,國稅就算了。從治理結構上來講,增值稅比營業稅要嚴格得多。
趙錫軍:
是鏈條式的,一環一環,哪一個環節成本多少,增值多少,你如果算不清楚就多交了。
中國網:
以前規范的話,這個方面感覺比較明顯一些。
楊團:
NGO等社會組織,凡是叫做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都有營業稅。
毛壽龍:
是5.5%,現在是6.5%。
楊團:
這個營業稅也是很麻煩的。去年有一個很重要的亮點就是出臺了《慈善法》,是去年“兩會”的時候專門通過的。但是這個《慈善法》之后,要有一整套的配套文件。《慈善法》講了,民非改成社會服務組織,而且是要免稅的。但是問題是它后面的配套措施,屬于這個稅法的這一套措施,到現在都還沒有出來。所以這樣明擺著,《慈善法》是一個利好的,其實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相關的。你成立這個NGO組織,社會服務機構,一方面支持了發展,另外也解決了就業。但是現在就成了問題,也就是說最近我們發現,去年新增的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數量不太多。按理講有這么一個利好消息,有《慈善法》,又要減稅等等,應該組織增長很快,但是做不到。
毛壽龍:
有很多稅收的問題,我們仔細體會就是這樣。比如說我們的物業費,按道理是直接用于小區的服務,那就不應該交稅。但是我們這個物業費直接交給物業公司,他們一開票就變成了公司收入,不就交了稅了嗎?還有很多這樣的方面。
楊團:
所以從中國稅賦這個角度,要全局來看,怎么跟“雙創”,怎么跟以人民為中心的這樣一個發展的思想能夠合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毛壽龍:
還有很多政府管理的問題。
中國網: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楊團:
政策上關于稅負要好好地研究。
毛壽龍:
有關系的細節。
中國網:
剛剛三位老師都提到了互聯網的問題,現在互聯網+融入到了各行各業當中。我們也看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我們發現,近兩年來,國家一方面大力推動發展互聯網經濟等虛擬經濟,另一方面,特別是近來又非常強調夯實實體經濟。報告中的這一部分內容是講實體經濟的,但其中也講到互聯網、云計算等新的業態。怎樣看待新經濟形態和傳統經濟的關系?對于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哪些因素需要我們關注呢?請三位老師分別談談自己的關注點。
趙錫軍:
我的觀察主要是集中在金融領域里面,我們剛才講到了互聯網金融這一塊的發展是非常之快的。但是由于管理方面、從業者自己的能力方面的種種原因,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去年的時候,在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里面有10多個部委綜合進行了治理,從制度建設方面、從市場規范方面做工作,讓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部分能夠有一個好的監管、好的制度安排,同時能夠凈化它的環境,讓這個新的業態有好的市場運作環境,讓它能發展。
因為畢竟這個領域里面有些可能從業者,有些從業機構,原來可能是從事金融活動的,他有這方面的知識,知道金融風險、金融活動管理帶來的問題。但是有些他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有些是從事技術的,互聯網、計算機、信息技術轉過來的,他對于金融要求的制度的東西不是很了解。有些是魚龍混雜的情況,就會帶來各種不同的結果。所以在這個領域里面,對創新我們肯定是要提倡,要推動,要支持。但是在創新過程中間,特別是跟傳統的一些產業相結合的時候,你要考慮到這個產業所隱含的風險,特別是在金融方面,你要有所控制。
其他的領域里面也有類似的情況,無論是跟創新,或者是跟互聯網,跟別的傳統行業相結合,也有一些新的要求和變化,既要能夠把傳統的部分融入進來,又要體現出新的技術方面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特點,都有這個情況。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方面,我們這個報告里面,我非常贊成,也講到了這一點,我們要容納傳統的,也要容納新型的東西。
毛壽龍:
新經濟我覺得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中有一部分是新的,有一部分是非常傳統的。比如說最近的共享單車就結合了很多新的東西,比如說像GPS模塊就是新的,還有手機支付這個也是新的,包括里面的融資模式都是新的。它里面有幾個傳統的東西,我們騎自行車出行的模式是陳舊的。很多人都不騎自行車了,現在我發現大家都開始騎自行車了,很方便。之前為什么不騎自行車了?買個自行車就被偷走了。另外空氣比以前好一點了,現在大家都開始鍛煉身體了,因為越來越胖了。所以這幾個需求,使得我們傳統的騎自行車的模式又變得時髦起來,而且條件也具備。再說了,五毛錢,一塊錢也不貴,比丟自行車要好,所以這個又活了。很多人還是會計算的,299塊錢押金,350塊錢押金,再加100塊錢可以買一輛很好的車了,有人還是不喜歡這樣。但是畢竟共享單車給人提供了很多的方便。現在不像以前,以前是騎車出去,騎車回來。現在是騎車到地鐵,或者是開車,放到哪里再騎一個自行車。我本來今天想開車過來,后來我在路上想,應該騎一個自行車。這個里面還組合了一些陳舊的行業。比如說鋼鐵業,產能嚴重過剩。大家都不買自行車了,現在都向娛樂自行車方面發展,就是高端的自行車,越來越貴的自行車,但是那個產量非常有限,特種鋼,很精,是折疊的,那種自行車需求非常有限。但是現在共享單車出來以后,傳統的單車,二三百塊錢,一二百塊錢的那種自行車出來了。還創新了一種新的、維修比較方便的自行車,價格高一點,兩千塊錢,那個就是一種新技術和新發明。所以自行車有了一些新的創新,還有一些傳統的產品又推出來了,就是專門以交通為基礎,不是以炫耀、運動、玩酷那種模式的自行車業態,新興的業態又回歸傳統的產業業態。所以我覺得因經濟這個東西,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表現,你一開始先用管的方法把它管住的話,那就發展不了了。這里面有一個新的業態就是融資業態,這個押金到底算什么呢?押金能不能有保險呢?我350塊錢過去,你給我免費用一年,我這個投資回報率是怎么計算的呢?和你的那個企業的虧損、盈利,企業怎么算?
趙錫軍:
這個存在一個風險點,這個押金被挪用了怎么辦?這么多人。
毛壽龍:
肯定會被拿去。
趙錫軍:
這就是一個空白點了,對這個的管理要有。
毛壽龍:
這是底線的問題,是非法集資還是什么?向散戶籌集資金,還有別的押金,比如說你存了100,還是一個押金,我們那個理發也是這樣,錢存進去,過兩天他跑掉了,也是一種風險。這個東西很集中,10個城市,20個城市,都集中在那里。幾百塊錢一輛車,再加上其他的10個億,幾個億這種,風投又進來了。新經濟打破了原有的投資模式,投融資本身的盈利點在哪里,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現在就指著上市了,上市就發財了,這個框架本身就是這樣。現在你去騎自行車不用花錢了,我最近騎自行車都沒花錢,一結算就是0元,我的押金在里面了,我喜歡這個東西,我研究研究,我押金送給他們都沒事,我寫一篇文章稿費就賺回來了,盈虧模式是不一樣的。所以自行車里面有很多的問題,騎車是消費模式,我350塊錢是消費模式,什么是消費模式?消費是我不要盈利的,我看一個電影要寫影評的,50塊錢看電影就是投資。所以現在新經濟,投資規律、消費規律都搞不清楚了。
楊團:
新經濟也很有意思,馬云原來做電商,他覺得農村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農民現在也是消費者,怎么想辦法讓他們能夠買到便宜的東西?所以他就一下子花了兩年時間,把他的阿里巴巴全都鋪開了。鋪開以后他就發現,因為他只是新興業態,沒有和傳統的業態結合,所以就大大的虧本。為什么?因為他的最后一公里解決不了,物流解決不了,到農村和城市不一樣,路程都很遠。
毛壽龍:
那個成本太高。
楊團:
所以他們虧了好幾年。
趙錫軍:
將來要靠無人機。
毛壽龍:
那個價格更貴,要有電費,是充電的。
楊團:
農村以前是供銷社,現在變成一些網點,老百姓是自己花錢,自己把貨進進來,然后來賣。現在連老百姓這個人都沒有的話,他就得花大價錢,把城里的這些人給他很高的工資,要花很高的物流費,你說他虧不虧?
趙錫軍:
不經濟了。
楊團:
他太虧了。所以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在農村的時候就發現,他就跟農村里面的婦女簽協議,就變成你是我馬云的合伙人,你5千塊錢押在我這兒,我負責給你培訓,再給你一個電腦,然后教給你這一套,讓老百姓到你這個小店里面來買東西。這樣實際上他也不付這個婦女的錢,只是簽一個協議,是合伙人。這個物流基本上也由其他的公司承擔。
毛壽龍:
從雇傭變成合伙人,你想他變成投資者了,原來是勞動者。
楊團:
整個制度就改了。
中國網:
角色徹底發生了改變?
楊團:
他有很多的方式,也包括和政府合作,讓政府出錢,政府出一百多萬,搞很多點,這個點他一個錢都不出。
毛壽龍: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傳統的企業變成了新業態的企業了,都是合伙人。
楊團:
這種新業態的企業跟傳統經濟當中的某些部分結合,然后形成一種半新半傳統的方式,其實這個路子我覺得是有戲的。后來供銷社改革,我們在做鄉村的綜合農協的時候也在考慮,馬云是新業態加上一點傳統,我們怎么讓那個傳統加上一點新業態?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但是都向對方走過去,吸收人家對方好的東西,這樣整個的發展就會跟以前不一樣,就等于有了新動能。所以這些部分,這個新技術來了,很多已經發生的問題都不是壞事,你發現了問題以后就改進,馬云原來虧,他現在就不虧了。
中國網:
新興的跟傳統的結合起來,可能才是一個最優的方案,彼此都往前走一步,能夠縮短這個距離。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其實報告當中把就業、教育、醫療健康、文化事業等放在一起,作為民生的內容。應該說醫療、教育兩個領域的改革是改革的難點、重點,改了多少年了,似乎離百姓的預期還有不少距離。總理在報告中提出了不少措施來繼續推進這兩個領域的改革;還有對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等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措施。三位老師對這方面內容有什么感受?
楊團:
這個部分我自己覺得,教育、醫療、文化,其實有很多問題是共通的。
毛壽龍:
我們講醫療、教育、文化,我們看文化,很多畫家都住在一些創意產業園里面,畫家一邊畫畫,一邊教人,畫畫愛好者又是消費者,又是投資者,這個新興業態,我覺得已經帶動了中國一大批產業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把就業、教育、醫療、文化當做一種傳統的東西來看待。過去我們說反對產業化,現在看反對產業化是對的——它是公益的。但是不跟產業結合的話,很多新興業態都出不來。所以這個東西,還是要有一種開放的胸懷,新經濟、新型業態、新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模式、新的治理結構、新的社會保障——如果有這些東西,也可以做一個社會保障。過去我們家經常雇一個黑車司機,最后他在我們家那里寫一個證明,回去還算是一個靈活就業。
楊團:
你那塊基本上屬于就業,在就業領域里面我們可以擴展各種新興業態、各種創造。
毛壽龍:
教育也是一樣的。
楊團:
在就業的業態里面,有一部分是在醫療領域里面的,有一部分是在教育領域里的,但是和教育、醫療現有的體制還不是一回事。它是一個新生的東西、增量的東西。我們現在麻煩的是這兩個存量都是老大難,多少年了。
趙錫軍:
這個問題我估計將來會成為我們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以后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離不開這兩塊,每個家庭都離不開這兩塊,就是社會服務和公共服務。這個麻煩不是說我們國家獨有的,實際上美國,特朗普上臺以后,把奧巴馬的醫療方案都推翻了,所以他們也在反復。
趙錫軍:
無論是成熟的市場經濟還是我們發展中的市場經濟,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我個人認為還是靈活一點,分門別類,多元化。因為本身這個里面,比如,購買醫療服務的這些人和提供醫療服務的這些人可能信息不對稱,這個存在,那你就需要有一些管理方面的要求,要彌補這個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利益分割的不一樣。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大眾要享受的這些醫療也好,教育也好,這是國家應該有強制性的要求,每個人都應該享受。但是對于那些更加多的附加值的,你私人享受的,比如說我要做一個什么EMBA那個,更高端的,那不一定讓國家去掏錢。所以我覺得這些一定要分門分類要進行區分,然后根據不同的類別來制定不同的辦法和方案。
毛壽龍:
博士生應該多加錢,國外的博士生都是拖家帶口的。
楊團:
這次講了,要加補助,已經有了。
中國網:
看來國家對于醫療和教育這兩個領域還是非常重視的,并且今后也依然會是我們改革的一個重點和難點。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其實也提到,很多跟民生真的可以說是息息相關、非常接地氣的一些內容。比如說總理講到今年要取消手機漫游費的時候,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整個報告中,像這樣很具體的舉措還有很多。作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得如此具體微觀,三位老師怎么看待這種風格?報告中這些具體微觀的舉措,還有哪些給你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楊團:
霧霾就是,關于霧霾講了那么長一段,一二三四五,擺了好幾條,都是很具體的操作化的。按理講,其實類似這種操作化的,管環保的局長做報告都不會那么細。但是像這樣的事情,這當然不光是總理,這是我們整個起草《政府工作報告》的班子,是看準了民生需求,有哪些特別重要的關注點,然后把這些關注點提出來做特別的闡釋,這真的是把老百姓放到了第一位,就是以人民為中心。
趙錫軍:
這個問題令我想起我在裝第一部固定電話的時候,上世紀90年代,還沒有移動電話。
毛壽龍:
我們花了5000多塊錢。
趙錫軍:
有初裝費,那是行業慣例,我們花了5000塊錢初裝費,就像毛老師說的,不知道是什么名目,就是一個行業慣例。
毛壽龍:
然后就給他了。
趙錫軍:
如果說你要裝這個電話,那個成本遠遠到不了5000塊錢,在那個時候。
毛壽龍:
兩塊錢就夠了。
趙錫軍:
所以行業慣例,由這個行業開始起步階段的一些特殊的點形成的,但是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和變化,技術的發展,這個慣例是不是可以改變?我覺得完全是可以變化的。
楊團:
手機漫游費就是。
毛壽龍:
漫游費這個東西一直是呼之欲出,而且實際上已經取消的差不多了。
中國網:
今年說要全面取消。
毛壽龍:
那就政府去推動一下,的的確確這個行業有點問題。
中國網:
可能報告當中關注了各行各業,不僅是這一個行業。
毛壽龍:
所以老百姓有一個獲得感,這次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獲得感,因為很多事情說政府做得很好,企業做得很好,但是我們老百姓沒有獲得感。
楊團:
而且老百姓要參與,你通過這樣一個報告,把這些事情都發布出去了,老百姓點贊也好,或者他提出什么疑問也好,還有什么期望,這都是屬于一種參與,獲得感里是一定要有參與的,既有取得,又有參與。
中國網:
所以這樣一份《政府工作報告》,真的是為老百姓做工作的一份報告!今天非常感謝三位老師做客我們的節目,謝謝三位老師專業而詳細的解答,再次感謝!
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責編/文字:韓琳;主持:黃婉晴;攝像:王宇迪/李雙江;后期:董超;攝影:趙娜)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7/3/5/2017351488721667405_358.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