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片令人魂牽夢繞的湛藍海域,沉默千年的殼丘頭文化,曾見證海島之上的先民們怎樣的榮辱興衰?珍貴而神秘的遠古海洋文明又與平潭島的歷史演變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關聯?而后世沿襲的民風習俗演變至今,又為這座島嶼帶來了怎樣的全新機遇和挑戰?跟隨我們美麗中華行的鏡頭,帶您探尋藍色之旅下的魅力平潭。
在我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福州市,有一座名叫平潭的千年古縣。它西鄰海壇海峽,而東面則毗臨臺灣海峽,與臺灣新竹隔海相望,成為大陸與寶島臺灣距離最近的地方。作為島縣,它由海壇島為主的126個島嶼組成。寬闊的海域與外海大洋相連,眾多的島礁點綴其間,使得這里擁有秀麗迷人的海域風光。
素來有著“千礁島縣”之稱的平潭縣,千礁百島皆由花崗巖組成。花崗巖在熱帶、亞熱帶的氣候環境下,常年被海水侵蝕,塑造出無數動人心脾的地表形態景觀。
在平潭島的西北方向,有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自然奇觀。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如同一艘大船,托著一高一低兩塊碑形的海蝕柱,就像是兩面迎風鼓起的雙帆,這就是全國最高的海蝕石柱“石牌洋”。在世代以海為伴的平潭人看來,這艘石頭做成的“大船”是自然賦予人們的禮物,是平潭人不懼艱難險阻,披荊斬浪,敢于為生活拼搏的象征。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在海島之上的先民們探索海洋的足跡由來已久。在平潭縣,殼丘頭文化遺址的出土,成為閩臺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充分證明了平潭縣早在距今約六七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人類生存繁衍的文明歷程。而到了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為平潭人打開了新的思路。平潭島暗礁眾多,海流復雜,商船經由此地時有沉。2005年,裝有大批清康熙時期景德鎮外銷瓷器商船一經打撈,便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碗礁1號”沉船遺址的成功打撈,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路線。
漫長的歲月中,人們滿懷敬畏,與海洋休戚與共,摸索出了許多生活智慧。其中,最為人矚目的要數平潭獨特的建筑石頭厝,如今的北港村至今還保留著許多這樣的傳統古民居。
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平潭全年風力強勁,歷史上,漁民們往往就地取材,用石頭搭建起石頭房,為了防止瓦片被大風卷起,便會在屋頂上壓上石頭。原本是生存的無奈之舉,卻在后世中逐漸演變為了當地特有的一道風景。如今,行走在平潭,你會被這種特殊的房屋構造所吸引,色彩斑斕的石頭厝顏色各異,冷暖色調協調一致,伴著海風,在碧海藍天下,飄蕩著一股質樸的獨特韻味。
千百年來,數不勝數的石頭厝里,記錄著一代代平潭人的柴米油鹽,見證著抗擊倭寇,保衛家園的英雄豪邁,和一次次危難時刻奮勇拼搏,不屈不撓的人間百態。
公元10-14世紀,海上絲綢高峰期,平潭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要埠。而到了農耕文明時代,這里又成了歷朝歷代政府建立在海岸線上的軍事重地,造就了平潭內涵豐富的藍色海防文化。明清時期,倭寇大舉進犯中國沿海,富庶的平潭成為他們貪婪侵犯的目標。為了保衛家園,人們猶如弄潮兒一般,不懼風急浪高,急難險阻,紛紛拿起武器,配合朝廷軍隊多次擊退敵人的侵擾。
坐落在平潭南街的這座古宅,是清代水陸提督詹功顯的故居。作為水師將領,詹功顯鎮守臺澎要塞,一生名揚臺海,被后世譽為“臺海守護神”。為表彰他的功績,道光帝曾撥銀一萬三千三百兩為其敕建了這座府邸。至今,這里仍高懸著道光皇帝御筆親書的“老臣為國”四字玉匾。
海壇島這個地理位置處在臺灣海峽的西北角,這個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不管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是鄭和下西洋的這種航道航線,海壇島都是他一個必經之地。
潮起潮落,云舒云卷。時光荏苒間平潭在海浪波濤中走過千年歲月。如今的平潭人過著與世不爭的恬淡生活。每天,港口的碼頭上,漁民都會將剛打撈的新鮮海產品運送上岸,在熙熙攘攘的日常交易中,平潭人一天的生活由此開始。這片土地更多的神奇也逐漸被世人熟知。聰明勤勞的平潭人便充分利用當地的海洋資源,進行加工再利用,陸續誕生了貝雕等優秀的手工工藝。
平潭是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兩地僅僅相隔六十多海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平潭在閩臺合作和對外開放中始終擔任著兩岸窗口的重要作用。2009年7月,福建省委決定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上島考察,強調平潭綜合實驗區是“閩臺合作的窗口,也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為平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2014年12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平潭列入新一輪自由貿易區建設試點。千年古縣,在滄桑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平潭海港,停靠著一艘名為“海峽號”的客運船。作為連接從平潭島到對岸臺灣的海上船只,它擔負著日常海峽兩岸雙向往返的作業。也正因為海峽號的存在,使得一日之間往返平潭與臺北的夢想得以成為現實。
“澳前臺灣小鎮”是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重點建設項目,為了建設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海洋旅游度假勝地,小鎮打造了一個集“休閑購物、體驗消費、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展銷館區。
“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旅游拉動。”這些商品交易中心,已經遠非商品交易市場那么簡單可以定義。作為兩岸共同家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架構了更為直接的民間交流平臺。
作為中國首座海島旅游古城,海壇古城是中華傳統建筑文化的精華所在。在這里,水岸、古建與現代商業彼此交相輝映。除了欣賞建筑群落文化,海壇古城還可以輕松滿足你包括“吃、住、行、游、娛、購”在內的所有旅游體驗,一站式的配套產業體系,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們都會樂而忘返。
“咔溜嵐島”國際青年旅舍位于海壇古城一棟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內,這里有著一群不一樣的年輕人。在這里,平潭的海、平潭的巖石、平潭海灘細沙、甚至是平潭拂面而過的海風,都化為核心設計元素充斥在青旅的每一個角落,游客們入住后會切實感受到平潭真實獨特的美麗旖旎。
“共同家園”的理念,讓這座風情小島有了更為深刻的人文內涵。而來到這里,你一定要跟店主偷師幾招,學習一下調制本地特色雞尾酒的技藝。
王小明,曾是華僑大學的學生,畢業后選擇留在平潭,成為“華僑大學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的主辦人。在他看來,在華僑大學內建立創業實踐基地,積極尋求合適的時機同平潭政府合作,這不僅是校園創新創業的延續,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講,高校連同企業實行戰略對接合作,能夠推動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校人才就業的壓力。像石頭會唱歌,國彩村、貓頭墘民宿都是在傳統民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特色民宿。平潭為畢業大學生提供創業的沃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哺自我,為這片廣饒的土地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清風古厝、碧海銀灘,觀海采風看日出,臨海而立觀浪打礁石。或許,我們終極一生,都沒辦法找到桃花島和桃花源那樣的地方,而生活在海壇島上的人們一出生就可以坐擁如此浪漫和古典的阡陌之美。而你的羨慕,他們也許并不曾意識到,當你作為游客身處其中時,才會不自覺地發出那樣的感慨。才能夠感受到他們每天在島上隨意可見的海濱沙灘和海蝕地貌到底有多么迷人。
遠道而來的人們帶著家鄉的印記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各種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也滋養了新一代的平潭人。建于2011年的紅巖山莊,集旅游景觀與休閑度假為一體。山莊整體面向東海,區內自然景觀鬼斧神工、瑰麗奇特。而人文、歷史景觀則是寓意深刻。在山莊內的最高處,一座觀音神像亭亭玉立俯視著大地,將世間的一切萬物盡收眼底。當你仰視著面前這座莊嚴的觀音神像,仿佛心中的雜念和貪欲一下便會消失殆盡,內心只剩平和與感恩。紅巖山莊將海峽兩岸有共同信仰的人集合在此。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處念念不忘的精神家園,它承載著過去,連接著現在,以雋永恒久的佇立,提醒著世人。在這里的每一座沙雕,都生動再現了老平潭的風土人情。平潭的歷史文化過往就這樣以沙雕名片的方式呈現在外界面前。踩在柔軟的沙灘上,觀望駐足或是走近欣賞,現代化的氣息與平潭過往的舊風情融合在一起,時代的碰撞和交融共同維護著平潭這方水土的平和與安樂。
從早期農耕漁織的海島文化,發展到如今兩岸互通交流的文化融合,平潭人用齊頭并進的姿態聚焦到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在豪邁與激情中,催人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勤勞不息的平潭人,揚起新時代的風帆,在碧海藍天之間,開辟著新征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向世人訴說,平潭的未來擁有著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