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忽悠“富豪榜”的英國小伙胡潤又在忽悠中國人了:日前,他拋出了一份“2008中國新貴族消費門檻”,據他稱,“每年至少要消費8299萬元”才算跨越了這道門檻,可以躋身于“中國新貴族”之列,而符合這一標準的中國富豪共有5萬人。(《京華時報》7月24日)
錢多就是貴族?我對這個結論非常懷疑,因為“富”并不等于“貴”。“富”是有形的,可用物質衡量的;“貴”是無形的,是內在的、精神的修養和氣質,是不能用財富堆積去衡量的。富豪可能低級庸俗,“貴族”卻可能生活拮據。胡潤來自英國,應該知道一部英國貴族史表明,貴族之所以“貴”,并不在于擁有巨額財富,更不在于豪華奢靡、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而在于其品行端正,操守優良,注重榮譽;在于其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以及為其他群體所提供的保護和幫助;在于其對國家利益和榮譽的捍衛,包括為此所作出的犧牲。
實際上,貴族一詞所強調的,早就不是什么財富、消費之類的意義了,而是精神品質。比如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就曾指出:有獨立心而勇敢者曰貴族道德。很明顯,在這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眼里,所謂的貴族精神指的是一種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貴的精神氣質,既無關乎門第、血統,更與消費水平無關。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其在社會學意義上所產生的后果,就是社會開始分層,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目標已經完全實現。在我看來,如何教育、引導這些先富起來的人養成“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貴的精神氣質”,學得像一個真正的“貴族”,自覺地承擔起其對社會、對公眾、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是中國面臨的一大課題。“貴族”品格不是天生的,而要靠后天的培養。比如在1930年代之前,西方強調企業的唯一目標就是利潤,而1930年代至1960年代則倡導企業也要對顧客、員工、供貨商、債權人及所在社區負責;1960年代后,則更多地主張企業應該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回饋社會。到了今天,比爾·蓋茨甚至認為,獲得社會認同是一件比獲得財富更重要的事。
胡潤以消費能力作為劃分“中國新貴族”的標準,無疑是屬于一種商業炒作,我們不妨一笑了之。但對于究竟什么才算“貴族”,我們不能被胡潤忽悠了,應該有自己的標準———即便是富人糊涂,社會公眾卻不能糊涂!(郭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