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會見布熱津斯基。
【編者按】從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這兩個長期隔絕的大國實現了第一次握手。從中美兩國交往大門打開的那一時刻開始,這兩個擁有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的國度就經歷著風風雨雨的磨礪。
值此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兩位中美建交過程中的親歷者,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和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為《國際先驅導報》追憶了中美間的第一次約會及期間的“文明沖突”。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蔣國鵬 發自華盛頓
“那年冬天的北京不可思議”
斯考克羅夫特這位歷史見證人,有足夠的故事帶著人們重新經歷1972年那個冬天的北京
“我們來到中國,那天應該是1972年的新年前夜,感覺非常不同,就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和中國人都不知道該怎樣同對方打交道,那時美中兩國沒有商業,沒有接觸,什么都沒有。”當年的斯考克羅夫特是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對于他來說,這個擁有古老文明的東方社會主義國家充滿了神秘感。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訪華,這被認為是“20世紀國際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月28日《中美聯合公報》發表,成為中美兩國簽署的第一個指導雙邊關系的文件,標志著中美隔絕狀態的結束和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在此之前,1971年12月,斯考克羅夫特剛剛從五角大樓進入白宮工作還不到一周,便作為尼克松訪華先遣工作組成員被派到北京,以落實訪問的細節問題。而眼前的北京,是他并不熟悉的。
最讓斯考克羅夫特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北京大街上的人們穿著幾乎一模一樣的衣服。“每個人都穿著毛主席式的制服,盡管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制服選擇三種顏色:黑色、灰色和深藍色,但各個地方的人們看上去都是一樣的。訪問期間,我們曾去一個體育館觀看體操表演。我們進入體育館后,發現里面的中國人卻都穿著鮮亮的衣服,原來是為了電視拍攝而專門這樣穿的——體育館因此被五顏六色覆蓋著。我們訪問期間這樣的情況我只看到過一次。”
“由于絕大多數房屋是通過在爐子里燒煤取暖,房屋上方大約200英尺高的空間被黑色的煤煙所籠罩,即便在晴天也是這樣。路上幾乎沒有轎車,只有一些公共汽車,到處都是自行車。”
“中國人的做事方式很不一樣”
有兩件小事令斯考克羅夫特至今記憶猶新,也令他對中國人的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贊嘆不已
“當時隨總統訪華的美方代表團超過600人,其中僅記者就有大約400人,這在中國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他們甚至認為接待這些記者是最大的麻煩。開始的時候,他們說無法接待這么多人,但最后還是設法解決了。為了保證我們同美國國內通信暢通,特別是為了滿足這些記者的報道需要,我們希望中方在兩周內在一棟建筑里搭建一個衛星地面終端。當我1972年2月陪同總統訪華的時候,發現這棟磚砌的建筑已經蓋好了,完全符合工程師的設計要求,甚至連工程師勾畫在圖紙中建筑墻上的涂鴉記號也在實物中都得到了準確體現。”
還有一次,“有一天早上,總統按照行程安排應該在上午九點去紫禁城參觀。早上七點,我便下樓去確定相關安排。當時路上的雪已經積了四、五英寸厚,但我竟然看到有幾千人在拿著掃帚掃雪。等到九點總統一行啟程前往紫禁城的時候,人們已經把飯店到紫禁城路上的雪全部清掃干凈了,仿佛根本沒有下過雪一樣。中國在這方面的高效組織能力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斯考克羅夫特還饒有興致地回憶起他當時對中餐的印象:“中餐對一個猶他州的美國人來說是相當震撼的。首先,我就不是一個很能喝酒的人,但是在中國,你不能自己一個人喝,你在和一桌子的人喝酒,所以,任何時候任何人要喝酒,其他人也得一起喝。所以,就會頻繁地干杯,人們頻繁地把酒杯舉過頭頂,然后將酒一飲而盡,以此顯示他們的誠懇。中餐的味道好極了。但是一些菜也十分特別,即使你絞盡腦汁可能也不會知道面前的這道菜到底是什么做的。”
“中美非常小心地伸出手來”
用“親善”這個詞來形容1972年中美關系的改善無疑“過于強烈”
談到尼克松“破冰之旅”在中美兩國關系發展歷程中所起的作用,斯考克羅夫特認為,用“親善”這個詞來形容1972年中美關系的改善無疑“過于強烈”,實際上這是中美雙方“向對方伸出手”,是“非常小心、非常謹慎和非常仔細的”。
斯考克羅夫特認為,中美兩國在1972年的握手與當時國際形勢的發展有很大關系。“尼克松帶著強烈‘反共’的公眾形象接任總統職務,而毛澤東主席又以他反對資本主義的口號而著稱,這就是當時的環境。我認為,雙方的靠攏不僅非同尋常,而且受到各自的需要所驅使,受到各自國家利益的驅使,而不是受到意識形態的驅使。”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去總統職務,福特繼任美國總統。福特曾表示,將在任期內同中國實現關系正常化。1975年12月1日至5日,福特對中國進行訪問,他告訴中國領導人,鑒于美國國內形勢,中美關系正常化要推遲至1976年美國大選以后。結果福特在大選中敗給民主黨人卡特。
卡特執政后,分別于1977年8月和1978年5月派國務卿萬斯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就中美關系正常化進行磋商。
與鄧小平有了“春天的約定”
“鄧小平邀請我吃飯。用餐期間,他告訴我,他‘只有三年了’”
1978年的5月,晚春時節,布熱津斯基乘坐美國副總統的專機抵達北京。他的助手米歇爾·奧森博格對他說:“趕緊看看誰來接我們,如果是外交部長,就說明中國人把這次訪問升級為更為重要的級別了。”布熱津斯基透過舷窗向外看,見是中國外交部長前來接機時不禁暗自高興,他想到,這次應該不會像萬斯那樣空手而歸了。
布熱津斯基回憶說:“同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的會談是我此行最重要的內容,而美方如何對待臺灣,美方在與臺灣關系問題上準備做出多大改變是會談的核心問題,也是最困難的問題,因為我們并未準備同中方達成一個將會明顯破壞地區穩定局面的協議,我們仍會堅持自己的義務和承諾。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一些時間,我反復強調,這個問題是中國革命、甚至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部分歷史遺留問題,我們希望它以一種滿足歷史要求的模式得以解決,同時我們希望同中方達成一種互惠、且不受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影響、并獲得戰略優勢的關系。”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鄧小平邀請我吃飯。用餐期間,我們進一步討論了實現關系正常化的問題。他告訴我,他‘只有三年了’。我也不清楚這是指他的健康問題還是指他的任期,但我猜測他是想告訴我,如果美方有意,他希望能夠在三年內快速推動實現中美關系的正常化。我告訴他,‘你用不了三年就會到美國,我將在我家招待你和我的家人一起吃非常正宗的美國餐’。他說‘我肯定去’。果然,七個月后,1979年1月,鄧小平來到華盛頓的第一個晚上,他和他的夫人來到我家與我和我的家人共進晚餐。”
兩位歷史見證人一致認為,美中關系正常化的實現是兩國戰略和核心國家利益需要使然,無疑對兩國都有好處。對于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他們認為,自尼克松以來的每位總統,不管來自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即使在其執政之初就對華政策還抱有異議,但最終還是會回到正軌上來,因為“加強并深化同中國的關系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我們是兩個如此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兩個這么不同的國家能相處這么久、而且兩國關系能這么昌盛,我認為這要歸功于雙方不同尋常的努力。”斯考克羅夫特說。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