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新質與缺憾
從比較的視野看,“80后”在成長過程中,似乎還較多地受到傳統與現代雙重因素的影響,而他們身上也一定程度地表現出雙重性,如在價值選擇上夾雜著傳統取向與現代取向的價值判斷與選擇的特征。“90后”在成長過程中,則更多地受到現代甚至后現代因素的影響,這使得他們身上更多了一種灑脫、更少了一點顧慮。
如果說,“80后”還帶有一些轉型期或過渡期色彩的話,那么,“90后”則更多一些新質色彩。所謂新質,就是以往任何一代人身上不曾有過的人格特質,是在多元時空條件下所形成的,其內涵的核心特征是心理現代性。
由于置身于一個急劇變遷的時代中,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一個價值多元的文化中,這些因素導致的一個重要后果就是,在一個較短時間段內事物將呈現不確定性狀態。因此,“90后”成長中最大的困難,可能將是認同的困難。也就是說,在他們身上要形成一種比較穩定的、清晰的認同,將是一件困難之事,最主要的方面有對個體自我的認同,以及對“90后”一代的認同等。
因此,我們必須清楚“90后”身上與新質伴生的新問題。這種新問題是我們以超前的或至少是與時代同步的眼光去看待一代人時所能夠發現的潛在性問題。正是“90后”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決定了他們身上的新質與缺憾。
對青年形成的清晰認識,乃是對時代和社會的一種極其有效的前瞻。青年是時代的表征,是社會變遷的風向標。可以說,誰不理解青年,那是是因為他不理解時代。學會理解青年是人年輕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盡管這種理解尤其是從以往價值觀的角度來理解,有時是痛苦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被青年拋棄的人,也就是被時代拋棄的人。理解青年也需要靠嶄新的理性來達成,因為今天的時代和社會正呈現出越來越多嶄新的特質。
我們的成人社會,對于“80后”的認識曾出現了一個帶拐點的過程,即先貶后褒。那么,對于“90后”的認識,可以表現出一種更加成熟的系統化的前瞻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沈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