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晏路輝 碳阻跡創始人,牛津大學碩士)
這幾天每次進入巴黎大會COP21的會場,都會看到這個標語牌,中文赫然寫著“歡迎您專程前來保護地球”,沒有往深了去想,只是覺得多少有些矯情。今天聽了一天的會后,極度疲憊,在餐館里吃晚餐時看著外面的車流和風景,心突然沉下來,想到我們興師動眾到底是來做什么?細想下來,沒錯,“我們是專程前來保護地球的”,這么多人來到巴黎,追根溯源,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氣候變化談判取得成功,更應該是尋找到一條正確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了人類的永續發展。
“可持續”這個詞的中文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但英文(Sustainable)其實很直接地解釋了它的意義:“可以承受的”。我們需要在環境可承受、社會可承受以及心理可承受的前提下追求發展。顯然目前我們的可承受范圍已經被突破,平衡被打破,亟需找到解決方案。
[氣候變化/環境問題]
在可持續發展大目標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最顯著的問題之一。在聯合國公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17個目標有至少4個與環境直接相關的,其中第13個目標就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經濟發展與氣候變化/環境問題的平衡]
之所以要開這么多次氣候變化大會,撇開政治博弈,就是為了達成一個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約束力的氣候變化協議,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解決方案,探索人類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和治理模式。當然我們需要充分尊重各國的國情,不能損害其正常/合理的經濟發展。就像習近平在巴黎演講中說的“應對氣候變化不應該妨礙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苯洕l展和應對氣候變化/低碳并不是對立排斥的,是可以實現雙贏的。
微觀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我們并不需要成為苦行僧,也并不需要為了減少碳排放而采取極端措施。尤其像我們這些在低碳行業工作的同行,經常會被人挑戰,要求不能開車,不能高消費,其實這也已經超過了可持續發展的范疇。
[可持續的廣義理解]
我的理解,可持續發展當然也不僅限于國家或者社會這個層面,其實它也可以應用到企業以及個人的發展模式。
企業需要找到自身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過度投資和消耗顯然不是可持續的。然而目前國家鼓勵萬眾創業,大眾創新。浮躁的資本市場傳導給企業的是需要迅速融錢(天使輪、A輪、B輪),并且短時間內需要花完,包裝然后接著下一輪融資,一直處于高速但不健康的狀態,這樣的企業大多數也并不會給社會帶來太多價值(至少是不能帶來持續的價值,而負面意義或許更多),因為自身的發展并不是可持續的。舉個例子,目前的O2O市場,很多創業公司拿到風投后,迅速成長。一邊全面鋪開業務,高薪招聘,火速燒錢;另一邊尋找下一輪投資。如果不幸斷糧了,公司也就要破產了,因為還沒有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昨天跟一個朋友聊天,說到馬化騰提出的“互聯網+”確實厲害,顛覆和滲透到了很多行業,但褚時健提出“互聯網+垃圾,簡直癡心妄想”。產品本身如果對這個社會沒有價值,無論怎么加,都無法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同樣地,可持續發展也適用于個人,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和職業規劃等都需要建立在可持續的基礎上,我們追求進步,但不追求冒進。我們不能為了事業而犧牲了健康,不能為了成功而失去了信譽。欣喜看到,跑步、健身和馬拉松近些年也成為新的時尚。
[可持續的衡量]
實現可持續需要決心和目標,同樣也需要方法。再舉個例子,很容易理解,我們坐火車北京到上海出差比乘飛機是更加低碳環保的;但是如果A乘坐火車從北京到上海出差住5星級酒店,和B乘飛機從北京到上海住4星級酒店,哪種方式更低碳環保呢? 這就不好直接回答了,就需要科學的方法和數據來計算二者的交通和住宿分別產生多少碳足跡了,才能給出一個客觀的評價。進行碳足跡/生態足跡評估,用科學理論做支撐,用數據說話,是實現可持續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眾可以碳足跡計算器簡單評估自己衣食住行用的碳足跡,實現在線碳中和。企業可以通過LCA全生命周期評估產品的碳足跡以及通過組織層面的碳核算標準進行碳排放的計算。沒有碳足跡的量化,就沒有碳排放的管理,也就無法根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巴黎大會及對未來的期望]
奧巴馬在他的巴黎演講中也說了我們要讓我們的下一代為我們今天在巴黎的共同努力而感到驕傲。
記得2年前有一個臺灣青年也說過:“當若干年后,我的女兒問我曾經從事什么事業的時候,我可以驕傲地告訴她,爸爸從事的是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事業”。
中國代表團前首席談判代表高風司長在一個邊會上激動地說到,“我15年前開始參加氣候變化談判,15年來從來沒有今天這樣的歷史機遇,這次一定不要錯過歷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