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教育大變革、大發展、大跨越的30年。
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國民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目前全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8.4年,總人口中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超過7000萬人,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我國教育事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譜寫新篇章。
上學的機會增多了
在世界教育史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中國用不到20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歷程。
1986年,全國人大頒布《義務教育法》,明確提出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我國義務教育從此翻開了嶄新一頁。
新千年伊始,我國向世界兌現承諾:總體上實現了“普九”目標,“普九”人口覆蓋率和初中毛入學率均超過85%,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排在發展中人口大國的前列。
進入21世紀,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邁上一個新臺階。到2007年底,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到99.3%,實現“普九”的縣數占全國總縣數的98.5%。同時,職業教育持續快速發展。2007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1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恢復高考,無疑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重大事件。1999年,高校擴大招生規模,使我國高等教育闊步邁入大眾化時代。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978年到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總數約1.28億,錄取總數約5386萬。到目前,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2700萬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3%。
改革開放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向世界學習的機會。據介紹,從1978年到2007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21.2萬人,出國留學規模由1978年的860人發展到2007年的14.45萬人,30年擴大168倍。
教育更加公平了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平。為縮小東西部和城鄉義務教育的差距,國務院決定,從2004年起,用四年左右時間,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到2007年底,西部地區“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8%。
2006年開始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將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范圍,惠及40多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和近1.5億名農村中小學生。
在此基礎上,國務院決定,從2008年秋季學期起,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目前,這一政策正在全國范圍內順利實施,共惠及2.59萬所城市義務教育學校、2821萬城市中小學生。
此外,國家在高等教育階段基本建立起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師范生免費教育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新的資助政策體系還使90%的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資助。
優質教育資源豐富了
1999年,素質教育納入國家重大政策范疇,豐富了教育方針的時代內涵。2001年又啟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項教育變革,使教育模式、教學方式發生了較為深刻的變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加強。
30年教育巨變,還體現在教師素質明顯提升。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2006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正式啟動,各地因地制宜,為偏遠地區補充了大批合格教師。到2007年,全國共有1963.63萬人取得教師資格;全國普通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9.1%、97.2%、89.3%。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實施,為我國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10年建設,我國高水平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研究生培養能力提高了5倍,科研經費增長了7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增加了近5倍,儀器設備總值增長了4倍。(袁新文)
|